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0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07篇
教育   4207篇
科学研究   2569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342篇
综合类   244篇
文化理论   60篇
信息传播   4013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419篇
  2014年   960篇
  2013年   646篇
  2012年   911篇
  2011年   985篇
  2010年   855篇
  2009年   560篇
  2008年   586篇
  2007年   476篇
  2006年   394篇
  2005年   396篇
  2004年   362篇
  2003年   339篇
  2002年   354篇
  2001年   396篇
  2000年   537篇
  1999年   278篇
  1998年   291篇
  1997年   272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互联网是旧世界的破坏者,它打破了一个旧世界,但它不是新世界的建立者。……Internet 下一步一定是解决安全问题,而且可以肯定这个问题要放在第一步。”——蒋林涛  相似文献   
92.
进入21世纪,全球步入了全面信息化的时代,以数字式语音通信为主要标志的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和以网络及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分别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广播电视领域作为现代信息与通讯服务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无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由于其在组网、覆盖运用上的特有优势,使得其在传统广电业务拓展、数据平台广播、公共信息发布等一系列现代信息与通信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年的8月30日,酝酿已久的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的国家标准正式出台,标准的确定让数字电视产业紧绷了五年之久的神经终于略显松弛。随着标准的公布,大量优势资本的介入,广播式无线数字电视系统的庞大产业链由此撬动,市场将很快进入预热期。是什么原因使得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的国家标准出台吸引了除广电系统外,社会各行业如此大的关注度?本文就将从技术层面和社会应用层面探究无线数字电视系统在现代信息与通信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3.
周笑 《视听界》2006,(4):48-51
一、手机电视:产业融合的突破口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网络电视,几乎所有的新媒体电视都或早或晚、或多或少地涉及到电视网、电信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的产业博弈。由于数字电视的推广处于胶着状态,网络电视的市场尚不成熟,因此目前的焦点是手机电视。自从2003年日本Sony公司开发出手机微波数字电视调谐器模块以来,目前大致有两种典型化功能结构的手机电视。第一种以DMB手机电视为代表,它通过地面微波传输数字电视信号,以“点对面(PTM)”的方式来收看视听内容产品。就相当于把家里的台式开路电视直接变成可移动的“手机电视”。从经营角度看…  相似文献   
94.
杨华  刘惠 《新闻前哨》2006,(8):32-32
“汉江网”6月8日正式移交,由襄樊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襄樊日报社承办。整合后的“汉江网”,将充分利用襄樊日报、襄樊晚报现有的采编力量和新闻资源优势,办成一个容量大、品位高、网民参与性强的区域性新闻门户网站。  相似文献   
95.
王成宇 《新闻窗》2006,(4):88-88
新闻媒体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成一个全面、方便易用、技术先进、功能完备、安全可靠、具备良好扩充能力、开放的报社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我们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信与Interter/Intranet技术建成集团内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并在充分安全的前提下与Internet进行互联,建设新闻采编、数据库管理、WEB电子发布系统、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广告管理、发行管理、照排管理等一系列信息管理平台,使全体工作人员真正实现网上办公自动化、移动化和远程化,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加强信息交流。其中,新闻采编系统集软硬件平台和应用系统于—体,为报业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一个整体方案,使报社实现了报业生产和管理一体化的第二次技术革命,适应了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要求,扩大了新闻信息的采集领域和传播范围,加强了新闻信息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6.
云来 《出版参考》2006,(7S):21-21
网络书店和大型图书商厦,已经成为图书销售的两大重要通道。虽然两者都引来众多的读者光顾、但是它们销售的图书,却有着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97.
数据     
《网络传播》2006,(2):10-11
CN域名突破百万;搜索中国市场突破11亿元;法国人十分之一是“博客”;2005年我国网络教育市场规模超百亿元;2005年中国网游市场收入37亿元;2005年韩国网络广告总收入6.9亿美元;全球互联网宽带用户破两亿。  相似文献   
98.
“ICP”是目前人们对他们最时髦的简称,即“Internet—CoPY—Paste”,更有人因此称他们为“无冕贼王”,因为他们是不需要技术,不需要文采的网络搬运工。他们就是网络编辑。  相似文献   
99.
在元数据标准框架基础上用XML构建语义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义网是对网上信息语义及其之间各种联系的描述,可以提高计算机对各种信息的分析和处理能力,是下一代互联网的一个发展方向。文章首先介绍了语义网的基本概念及应用,然后描述了元数据的概念并重点介绍了RDF及其应用,最后提出要综合运用XML和RDF构建语义网。  相似文献   
100.
基于B/S模式的科技文献管理系统的策略和初步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管理工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并结合当前文献信息的网络化特征, 进行了文献管理系统基于B/S (浏览器/服务器) 模式下的策略研究, 并讨论了相关的实现技术。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B/S 模式的文献管理系统框架, 通过对用户的权限控制, 以及对不同类型的科技文献信息的管理、批量导入和导出, 使用户可以通过Internet 对文献信息进行有效的检索、维护、使用和共享, 并进行了初步的系统(Ref Manager) 开发和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