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946篇
科学研究   112篇
各国文化   29篇
体育   234篇
综合类   9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高素质人才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促使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22.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influence of momentum sequence (positive vs. negative) and environmental climate (hot–wet vs. neutral) on supporters’ (i.e. virtual observers’) reported levels of perceived psychological momentum (PM) during a simulated cycling competition. Participants supported one of two competing cyclists involved in a race that was displayed on a screen in a lecture hall. The race scenario was manipulated so that the supported cyclist appeared to undergo either a positive or negative momentum sequence. In addition, participants were either exposed to a hot–wet environmental climate or to a neutral environmental climate while observing the race scenario.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reported levels of PM were higher in the positive momentum sequence condition than in the negative momentum sequence condition, consistent with the notion that supporters’ PM is influenced by a positivity bias, and reported levels of PM were also found to be higher in the hot–wet climate condition than in the neutral climate condition, consistent with the notion that environmental climate is a contextual factor that influences PM through the operation of a causal augmenting mechanism.  相似文献   
23.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区域的64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37.9%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方面的问题。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现实的影响、大学阶段的特殊性、情感困惑和危机、对贫困学生关怀不够和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欠缺等,我们需要正确应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积极有效的调适。  相似文献   
24.
五大心理咨询理论的操作过程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心理咨询五种理论操作过程的比较,分析其异同,澄清人们对心理咨询工作的一些偏颇认识,以利于心理咨询实践的开展。  相似文献   
25.
中学生中存在的写作心理障碍严重阻碍着中学写作水平的提高和写作教学的顺利进行。文章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存在的类型、分布特点、后果厦产生的原因,对解决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的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6.
李睛 《襄樊学院学报》2011,32(10):86-88
高校非教师系列基层工作人员的职业倦怠现象已日益突出。职业的社会认同感低、工作压力大、发展空间小、校内管理体制与评价体系等都是造成职业倦怠的原因,建议从强化职业认同感、满足个体的基本需要及个人努力等方面对进行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27.
审美是感性的身体话语,而制度则带有外在和强加的色彩,二者本应是矛盾的。然而,一旦它们结合起来,彼此原本的独立身份便暧昧不清,这也正是这一概念的优势所在:潜在于"审美"中的"制度"令人无所察觉,而形成了"制度"的"审美"则更易于确证自身。因此"审美制度研究"便成为一个反思的起点,引导我们从"审美"研究转向"审—审美"研究。  相似文献   
28.
目前教师心理不够健康的现象比较突出。主要的成因,有个人因素,职业因素,社会因素。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须加强自我管理,切实减轻教师职业倦怠,呼吁全社会都来关爱教师,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9.
时代的发展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必备的理论知识、创新和实践能力,更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目前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状况令人担忧。只有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寻找有效的教育途径,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使其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0.
心理训练法是运用心理学原理,经过一系列的学习和练习,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方法。它是法律能力教育的催化剂,它能有效提高诊所法律教育的教学效果。在诊所法律教育中,心理训练通过建构四个模块,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