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6篇
教育   902篇
科学研究   275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130篇
综合类   76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16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1.
公共图书馆志愿者队伍管理的改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公共图书馆志愿者管理工作是在解决其面临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的。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实践,对公共图书馆志愿者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2.
文章就行政区划调整后公共图书馆的合并模式及合并后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3.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59个公共图书馆的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反映出陕西省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现状及目前制约其发展的一些因素,并从图书馆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现有资源的盘活这两点入手,提出了地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建设的新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4.
刘凤娟 《图书馆建设》2007,(4):13-14,27
本文从图书馆应满足读者的需求入手,谈公共图书馆开设英语角活动的必要性。并以沈阳图书馆开展“英语角”活动为分析对象,对开展英语角活动的实施过程、意义及笔者的体会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5.
我国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初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公共信息服务是现代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将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具有集成性、综合性、共享性、便捷性和服务多样性等特征,具有按政府层级划分、按行业划分、按服务载体划分等多种类型。我国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和合作型3种模式。统一规范技术标准、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政府主导和引导相结合、建立一个以用户为中心、需求为导向的"一站到底"的信息服务体系是我国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应重点解决的问题。表1。图2。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116.
公共图书馆平民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公共图书馆平民化是公共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平民化建设是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公共图书馆平民化有五个基本内涵:普及化、社区化、平等性原则、公益性原则、便民性原则。深圳的"图书馆之城"和佛山市的联合图书馆之路,是公共图书馆平民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公共图书馆应树立平民化理念,以制度为保障,推进平民化建设。参考文献17。  相似文献   
117.
文章阐述了建设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历史背景和理论价值,分析了西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成和现实状况,并提出了建设西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具体方式和办法。  相似文献   
118.
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基层公共图书馆硬件条件普遍较差,加之图书馆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致使这些图书馆的读者利用率一直徘徊不前。要打破这种局面,图书馆员服务礼仪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19.
120.
In the summer of 2004, it was revealed that the U.S. Census Bureau had provided tabulations in 2002 and 2003 on Arab Americans to the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that included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the number of people of Arab backgrounds living in selected ZIP codes. Although not a violation of law, the Census Bureau realized that this perceived breach of confidentiality would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public trust, and within a few months following the news of the Arab American tabulations it announced that it would no longer assist law enforcement and intelligence agencies with tabulations on ethnic groups and other sensitive populations. In spite of this damage control, we believe that the Bureau's tabulation of Arab Americans provides momentum to a process that adversely affects data quality by increasing both non-response and the cost of obtaining survey and census data. We argue that there are no “methodological fixes” that can repair the damage, and further that public relations campaigns and internal administrative changes are not optimal solutions because of the governing structure within which the Bureau currently operates. Ultimately, the best way to limit the damage already done is to effect a political solution. Toward this end we describe short- and long-term actions. In the long run, we recommend removing the Census Bureau from the Executive branch of government and re-structuring it under a permanent and non-political oversight panel similar to either the Federal Reserve Board or the 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 Such a move would make a strong statement that the Bureau is non-partisan federal statistical agen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