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403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48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41.
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形成的一种优秀革命精神 ,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世纪开端 ,重温西柏坡精神 ,坚持做到“两个务必” ,这对于我们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完成十六大的各项任务 ,不断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2.
杜甫酷爱《世说新语》,杜诗中多处使用《世说新语》中事典。杜诗用《世说新语》事典方式多样,多用于描写景物、叙述交往和抒发个人情感。杜诗善于叙事和语言精警的特点显然受到《世说新语》的影响。杜甫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文化人格的典型代表,更是对《世说新语》精神和魏晋人格的继承与超越。杜甫对《世说新语》的接受机制涉及各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443.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的大学生,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44.
奈达的"功能对等"和中国传统的"神化说"是两种不同的翻译理论,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中国广为传播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和中国传统"神化说"翻译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更能为中国翻译理论家们所接受。中国的翻译理论应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学习西方翻译理论,才能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445.
西尔维亚o普拉斯是自白派中最年轻最有艺术才华又最早自杀的女诗人。她所创作的诗歌反映了她不凡的人生观,在她看来"死亡是一门艺术",从她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她认为死亡即是永恒和再生。本文借她的一篇诗作《雪莉角》来分析她对死亡的看法,即,肉体的死亡并不可怕,因为精神可以长存,惟有精神才是永垂不朽的。  相似文献   
446.
本文以《离骚》为文本 ,以上古文化为依据 ,分别从人生理想的太阳文化取向 ,情感理想的凤凰文化取向和潜在意识的臣妾文化取向三个方面 ,探寻了屈原追求崇高、峻洁的精神价值取向和文本悲剧的艺术魅力及其对中国古代文人在精神取向方面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447.
儒家人文精神与当代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厚的人文精神,是当代道德建设的源头活水。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深刻变化,深入研究和开发儒学人文精神的思想资源,无论是在全球化进程中重建普世伦理,还是对于我国在社会体制转型期加强道德建设,都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48.
本文从克尔凯郭尔所理解的“个体形成了存在的领域,上帝形成了超越的领域”这一洞见出发,着力探讨了克尔凯郭尔对生存与超越问题所做出的积极思考。全文统摄在“个体在永福之下的生存”这一主题之下,并在与传统思辨哲学家与后世存在哲学家的对比中,彰显出克尔凯郭尔的独特价值与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449.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虽然是我国传统体育在体育现代化道路上的一道门槛,但其绝不是不可抛弃的负担;中华民族在文化自省的过程中,借助于现代科学的指导,明确方向,兼容并包,就定能让我国传统体育焕发出时代的光芒。  相似文献   
450.
民法在调整社会关系方面具有全面性、主动性和深入性,而且在原则和内容上保持了与道德建设的统一。本从公民守法的角度阐述了蕴涵在民法中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平等、诚实信用、权利为本、公平等道德精神的内容及其在我国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