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19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243篇
教育   17003篇
科学研究   2507篇
各国文化   54篇
体育   1239篇
综合类   1216篇
文化理论   37篇
信息传播   99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221篇
  2021年   361篇
  2020年   510篇
  2019年   468篇
  2018年   398篇
  2017年   394篇
  2016年   387篇
  2015年   642篇
  2014年   1390篇
  2013年   1730篇
  2012年   1888篇
  2011年   1818篇
  2010年   1362篇
  2009年   1300篇
  2008年   1437篇
  2007年   1632篇
  2006年   1459篇
  2005年   1303篇
  2004年   1079篇
  2003年   960篇
  2002年   787篇
  2001年   628篇
  2000年   379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3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Colonialism goes beyond territorial conquest: it affects one’s epistemological stance, worldviews and perceptions. Although most African countries gained independence in the 1960s, the impacts of colonialism continue to be present through modern-day globalization as a form of neocolonialism. Education systems in many countries in southern Africa continue to be grounded in Western viewpoints, marginalizing local Indigenous ways of knowing and being (I capitalize the word ‘Indigenous’ because it is a proper noun referring to particular people, their knowledges, ways of living, etc.). An increased number of scholars in southern Africa are engaging with counter-hegemonic strategies as frames of analysis to counter the impacts of neocolonialism. This paper review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tudies in southern Africa that have applied postcolonial theory as a frame of analysis either explicitly or implicitly. Postcolonial theory provides a platform to challenge the dominant truths espoused by Western thought. In doing so, it paves the way for other truths to have space in the knowledge discourses, including the sub-Saharan African worldview of Ubuntu/uMunthu. While many scholars are engaging with counter-hegemonic strategies, the review calls for the need for further research from postcolonial frames not only in southern Africa but also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as well.  相似文献   
932.
The domai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comprised from many sub-domains as recycling, conserving water, or reducing the consumption of energy. The attitude–behavior gap is partly explained by the gap between the specificity levels of the particular measured behavior and of its antecedent(s).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at 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general vs. domain-specific behavior’s proximal antecedents included i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model (intentions, attitudes towards the behavior, subjective norms,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on performance of specific environmental behaviors (EBs) in five environmental sub-domains. We found that in all of the environmental domains examined, a specifically worded TPB model predicted specific behaviors better than a generally worded TPB model did. However, the magnitude of the improvement varied among behavioral domains and the improvement did not arise from the same TPB elements in every domain. The implic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for EB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33.
来源国形象与旅游目的地形象一直以来是两个相对独立、平行的研究领域。作为长期以来的热门概念,旅游目的地形象一直是旅游研究的焦点。对于来源国形象来说,从解释消费者行为到指导国际营销,来源国形象一直是营销学研究的主流领域。从理论基础来看,来源国形象与旅游目的地形象均是基于心理学的态度理论作为解释基础,且两个构念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和关联性。文章在对当前国内外学者关于来源国形象与旅游目的地形象交叉研究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梳理该交叉研究领域的文献发展脉络,对归纳出的三种研究类型进行评价,并对该交叉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34.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学困生”转化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学困生”转化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重视。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之中依然存在对“学困生”认识不全面,转化工作中忽视环境对“学困生”的影响,缺乏对“学困生”动态研究等问题。生态系统理论则对“学困生”转化给予很大启示。为了有效地转化“学困生”,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从家庭、学校入手,营造良好的微系统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等,构建和谐的中系统环境;努力避免外系统和宏系统的不良环境因素对“学困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35.
目前,对约翰·高尔斯华绥作品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对其现实主义的分析上,该文将从后殖民理论这一新的角度对其短篇小说《品质》进行重新解读,通过描述在后殖民语境下,处于弱势文化的少数族群在构建自我身份问题上所经历的人生路程以及其在后殖民文化下的生存困境,来分析作品中所体现出的超越种族的世界关怀。  相似文献   
936.
汤婷婷是著名美国华裔女作家,她的成名作《女勇士》展现了华裔女性在美国面对性别、种族与文化的多重创伤下寻求自我身份的挣扎与探索。该论文准备从创伤理论视角切入,揭示文中华裔女性面临的沉重创伤,及新一代女性走出创伤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937.
语块是近年来二语习得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其相关理论受到越来越多国内二语习得研究者的关注。该研究着重考察二语学习者在口译产出中的语块使用情况。通过对7名英语口译专业学生的汉英口译语料及问卷、访谈数据分析,研究发现:(1)英语口译专业研一学生在汉英口译中对语块使用频率差异较大。大部分学生对语块的运用能力需要提高。就结构而言,动词词组、名词词组等短语类语块使用频率要高于小句类语块的使用频率。(2)对语块使用的准确度方面不同学生差异较大,但产出的大部分语块是正确的,分为完全正确和部分正确。(3)大部分正确语块得益于同学平时的积累,错误语块产生的原因分为同学用近义词对部分语块中单词的替换,或将整个语块转译;另一方面是对语块的不完全理解及体现在笔记上的内容缺失等。(4)语块的准确及高频使用能提高口译的准确度,流利度和信息完整度,即提高译员的口译质量。  相似文献   
938.
语言石化现象指的是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的一些语言项目、语法规则和系统知识趋于固定下来的状态,年龄的增长和学习量的变化对改变这种状态不起作用。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词汇方面犯的错误比较多,词汇一旦石化必然会影响写作水平的提高。该文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出发,说明原型及基本层次范畴理论在词汇石化消解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提出了一些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939.
缓和语是人际交往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并在构建和协调人际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旨在梳理国内外关于缓和语研究的相关成果,包括概念界定、策略分类、理论视角及其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940.
林语堂是二十世纪的著名翻译家,是少有的学贯中西的学者。其生平虽非传奇佳话,但其理论思想,学术钻研以及他在翻译,著作方面的精深造诣却颇为丰富,堪称大家。他提倡性灵,被称为是“幽默大师”的第一人。在翻译理论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忠实,通顺和美的标准。该文将尝试探讨翻译家林语堂的理论思想,以期获得更深刻的翻译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