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1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71篇
教育   2058篇
科学研究   855篇
体育   202篇
综合类   25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5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267篇
  2020年   265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判别国际资本市场波动时我国的冲击路径,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冲击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前提.国际资本流动、信息跨境传递以及投资者情绪的相互影响均可能在国家间传导金融风险.本文运用多元GARCH模型(BEKK)实证检验了美国资本市场波动和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冲击传导关系,进而判别国际资本流动是否会对我国资本市场形成冲击.实证结论表明:汇率市场的风险波动程度显著低于资本市场,且美国资本市场与人民币汇率、我国资本市场与人民币汇率均存在显著的双向“风险溢出”效应.由此可以推断,国际资本市场风险通过国际资本流动的途径对我国市场形成冲击的事实.  相似文献   
992.
张军  金露 《科学学研究》2011,29(6):939-948
 动态能力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基于现代演化观,认为创新是企业通过创造内部变异以补偿外部变异所致风险的组织行为,是推动动态能力形成的内部驱动力。基于文献述评,构建了企业创新活动中心所居要素以及创新活动所处层次的二维研究框架。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观察企业创新活动中心的转移对于动态能力形成过程的影响,探索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路径及其特征。研究发现:创新活动中心的转移推动了动态能力的发展,并决定了动态能力发展周期内非均衡特点;动态能力发展的非均衡性所产生的价值潜力是动态能力演化的内生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993.
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也是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生态保护与发展经济的矛盾极为尖锐,如何科学有序地推进生态补偿制度建设,是云南目前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由于目前生态补偿制度建设还存在科技支撑不够、政策法规滞后、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必须加快立法进程,为生态补偿制度建设保驾护航;明确轻重缓急,有序推进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互补作用;创新生态补偿方式,提供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994.
张伟 《科学与管理》2011,31(3):49-54
本文对山东省利用外资提高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的路径与对策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山东省增强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其次,对外资通过研发中心、创业投资、技术溢出、清洁发展机制、合同能源管理等方面增强山东省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的路径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山东省城市利用外资增强绿色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5.
邹艳芬 《资源科学》2011,33(9):1650-1658
在深度访谈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形成了32个项目的节能减排支持度感知问卷,再对江西和江苏两省300家企业进行调查,利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揭示节能减排支持度感知由4个维度(14个项目)构成,分别是:持续发展支持度、政府支持度、绩效支持度和社会环境支持度,这4个因子共解释了支持度感知总变异的81.26%。最后通过信度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计算得出各因子与总分的α系数在0.807~0.919之间,分半信度在0.813~0.921之间,各因子与总分的相关程度明显高于各因子间的相关程度,证实了该问卷构想效度的合理性。将企业个体特征作为节能减排支持度感知的前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证实了企业节能减排支持度感知的中介效应,并通过回归诊断验证了Logistic回归模型的有效性,揭示了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具体的作用路径,说明影响企业节能减排意愿的7个个体特征因素,实际是通过4个中介变量发生作用的。这一结论有利于政府更有效地制定节能减排政策,提高企业参与的意愿。  相似文献   
996.
孙韬  赵树宽  马强 《现代情报》2011,31(4):145-147,151
信息化管理是带动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推动力,是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条件。本文通过分析信息化管理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我国装备制造业信息化管理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强化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化体系建设,营造有利于推进企业信息化的社会环境,加快装备制造业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实施企业信息化人才资源策略等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99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翊泉 《科技广场》2011,(8):145-148
生态农业作为能够较好克服"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科学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这将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目标实现的有力支撑。鄱阳湖地区应当抓住国家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大好机遇,发挥资源优势,将空间布局和其他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和措施,不拘于自身生态农业发展方式和模式选择,敢于创新并探索促进鄱阳湖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8.
本文介绍了吉安市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现状和主要做法,分析了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重点阐述了推进吉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99.
徐莉  邓昇 《科技广场》2011,(12):60-65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和促进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系统地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状况对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意义、内涵与特征、产业选择与分类、发展思路和对策等方面梳理了近些年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文献,并给出了相应的总结和评析。  相似文献   
1000.
涂文锋 《科技广场》2011,(12):66-68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高等院校具有丰富的科教人力资源,能够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应突出科研人才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导向,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研人才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大学教育的优势机制,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