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教育   3208篇
科学研究   346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120篇
综合类   21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5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325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406篇
  2011年   443篇
  2010年   294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335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99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美国黑人文学既继承了非洲的文化传统又成长于美国文明的土壤中,有着双重文化的特点,本文通过对美国黑人文学《日用家当》的分析,透视了黑人文学中双重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52.
钟慧 《承德师专学报》2003,23(1):121-123
少数民族心理研究对西部大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少数民族心理对西部大开发进程有着促进与阻碍双重作用,其消极心理因素严重阻碍着大开发的顺利进行。应该发展教育,逐渐改变观念,激发人们内动力,加强东西部之间的人材交流。  相似文献   
53.
地处“西部中的西部”的四川省民族地区的教育,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滞后、教育资源及结构的缺失等深刻的历史、现实因素所造成的落后现状,在西部大开发实施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今天,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制约“瓶颈”。新旧世纪交替期勃然兴起的现代远程教育,以其费省效宏、资源共享、快速弥合差距等优势,成为变革民族地区教育面貌的“利器”。本文据此探讨了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代表的四川远程教育在这一变革中的基本思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及其实践。  相似文献   
54.
A framework of region-based dynamic image fus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 Image fusion is a sub-area of more general topics of Information Fusion and Data Fusion and deals with static images and dynamic images (image sequences or video data) (Maitre and Bloch, 1997). By com-bining the information from a range of image data obtained by different sensors or the same sensor with different imaging schemes, the composite image al-ways presents the complementary information of different input images at the same time and provides us the integrated descr…  相似文献   
55.
20世纪中西方文化始终处于一种较为紧张的对峙状态,这构成20世纪中国文学民族化的基本背景,新文学的民族化在第一个十年取得的成功与此后所遭受的挫折均可以在此背景下得到解释,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中西文化交流环境必将进一步宽松,新世纪中国文学民族进化程也必将进一步加速。  相似文献   
56.
由于经师的附会,使得《卷耳》中“周行”一词的训释历来众说纷纭。本文在对其进行详尽爬梳的基础上,通过对该诗主题的文学性分析及“周行”二字文字学上的溯源,并根据其在语言逻辑和艺术表现上的对比,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这对全诗及《诗经》的研究显然有更深的补益。  相似文献   
57.
中国藏族地区的民间信仰繁多,由来复杂,对当地民众的生活产生了独特的影响,是中国民间文化、社会习俗的有机组成部分。近代西藏拉萨地区虽然号称“法区”,但仍然拥有多种藏传佛教之外的民间信仰,在众多的中国藏区信仰习俗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与其他藏区并无重大差别。  相似文献   
58.
《西行漫记》以当下叙事、现场叙事的方式进行写作,却获得了无可否认的历史价值。它汲取了传记的某些长处,注意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因而具有文学性。文学的叙事与历史的叙事并不是绝然相异的,中国历史上许多记述真人真事的文学作品都成功地实现了文学与历史的双重价值,斯诺的《西行漫记》也是如此。当下的后现代主义者们对历史叙事真实性的质疑,其实并没有超过斯诺当时的认识。斯诺常常自觉放弃自己作为作者的话语权,将叙事的权力让给被访者,使叙事最大程度地接近真实。  相似文献   
59.
文章结合西方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大学英语教改指导思想,阐述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大学英语教改中之利弊.  相似文献   
60.
元代徽州地区的文学创作特征,从地域上讲,创作主力主要集中于中东部和南部地区;从创作体裁来看,主要以诗文创作为主,并且创作成果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广德路、池州路等安徽淤其他地区。“曲”为元代“一代之文学”,但徽州在元代却仅有2首小令传世,戏曲创作无人问津。这种创作现象的产生,与徽州地区理学积淀、宗族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