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4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481篇
教育   4627篇
科学研究   913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226篇
综合类   367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76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451篇
  2013年   518篇
  2012年   511篇
  2011年   571篇
  2010年   425篇
  2009年   422篇
  2008年   448篇
  2007年   456篇
  2006年   472篇
  2005年   435篇
  2004年   373篇
  2003年   329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试验站和农户管理水平下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文军  程琴娟  宇振荣 《资源科学》2010,32(10):1896-1901
华北平原水资源缺乏与粮食需求增多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是缓解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试验站试验数据和农户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试验站和农户管理水平下华北平原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结合农户田块试验数据,验证了试验站管理水平下关键期淡水灌溉模式在农户田块推广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试验站管理水平下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为14.30kg(/hm2·mm);农户管理水平下,88.96%农户田块面积的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低于试验站管理水平,主要原因是研究人员与农户种植目的不同、知识水平差距较大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户种植积极性的制约等;农户之间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明显,可能是农户田块土壤肥力、田块大小以及灌溉水质有一定差异等导致;试验站管理水平下关键期淡水灌溉模式适合在农户的田块进行推广,不仅能保证作物高产,而且可以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92.
黄淮海地区产业与用地空间集聚发展战略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志宏  郝晋珉  郭力娜  高红梅 《资源科学》2010,32(11):2145-2151
本文利用基尼系数方法研究黄淮海地区经济发展要素与产出的空间集聚状况,并依据不均衡发展理论构建其产业与用地空间集聚发展战略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相对黄淮海地区产业发展经济投入和产出而言,该地区人口和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则表现出比较分散性;由于土地具有固定性和基础承载属性,土地空间配置的分散性必然导致其它生产要素不能按照最优方式进行配置,进而导致区域产业发展的低效性。鉴于国外发展经验和黄淮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该区域非农经济建设进入大力发展大都市圈与都市带相结合的网状聚集发展阶段。依据点轴发展理论及黄淮海地区各市非农社会经济建设竞争力和主要交通状况分析,区域非农产业和用地在空间上呈现出"两横三纵四心"集聚发展模式,其它地区为农业生产和农地生态保护集聚发展区。本文构建黄淮海地区农业和非农产业空间集聚发展战略模式的实质就是为了加强区域内部地区间农业生产和非农经济建设的分工与协作,这样不仅有利于优化区域土地利用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市场综合竞争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减少经济建设对农业生产的不良影响和缓解当前土地供求矛盾。  相似文献   
993.
大亚湾近岸土地利用的时空分异及其与地貌因子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字地形分析方法,以地处海陆交接部位、具有优越地理区位和自然环境优势的大亚湾海岸带为研究区,利用我国1980年-1986年海岸带调查数据和2004年的908遥感调查数据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时空分异规律,及其与地貌因子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大亚湾近岸陆域和潮间带滩涂的开发利用变化受到高程、坡度和地貌成因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高程和坡度对海湾近岸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农业用地,而地貌成因对其影响相对较小;②大亚湾近岸0~30m高程范围内,各种海湾开发利用类型变化最为显著;③大亚湾近岸农用地变化受坡度、高程影响较大,相关系数达到了0.8438和0.6857;林草地变化受地貌成因的影响较大,其相关系数为0.9344;水域变化受坡度的影响相对较大,相关性系数为0.4573。  相似文献   
994.
基于转移矩阵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挖掘方法探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刘瑞  朱道林 《资源科学》2010,32(8):1544-1550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变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为基础,构建了土地利用净变化量、交换变化量、总变化量的计算方法,并计算了随机状态下各地类间相互转换的理论频数,通过实际转换量与理论转换量进行对比,构建判断土地利用转换规则的方法,从而能够更加清晰地判断土地利用变化的系统过程。应用上述方法对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临邑县耕地总变化量最大,其次是园林地和未利用地,最后是建设用地和其他土地,其中耕地几乎全部都是交换变化,而未利用地则相反,园林地和其他土地以交换变化为主,建设用地以净变化为主;从新增的角度来说,未利用地转化为其他土地最具有转换优势,其次是未利用地转换为园林地;从流失的去向看,其他土地转换为园林地最具转换优势,其次是耕地转换为园林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获取各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信息,更清晰地辨别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换规则,能够为土地利用空间分析和建模提供更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995.
西方近代科学诞生于文艺复兴后的16世纪,发源地是意大利,奠基者是哥白尼、达·芬奇、培根、伽利略等人。西方近代科学的诞生及其在此后的迅猛发展有其文化方面的必然性,这些文化因素主要包括:古希腊深厚的自然哲学思想,文艺复兴运动中被弘扬的人文主义精神,西方哲学中的“主客二分”思想所导致的实验方法的诞生及其普遍运用,基督教鼓励信徒探索自然界奥秘的传统。  相似文献   
996.
近年来,中国土地财政问题引发的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已受到较多关注。探究央地政府间土地收入分配与耕地资源流失的相互作用机制,能为进一步完善土地财政政策提供决策建议。本文在梳理中国20世纪80年代起耕地占用税和国有土地有偿出让收入央地分成政策的基础上,利用协整检验、VEC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分析央地分成比例变化与建设占用耕地面积的时间序列数据。结果表明,耕地占用税与国有土地有偿出让收入的央地分成比例在1987-1999年间变动频繁。耕地占用税及国有土地有偿出让收入分成变化与建设占用耕地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且存在从分成变化到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变化的单向因果关系。这说明建设占用耕地面积的增减是对央地分成变化的主动响应,而土地出让收入分配的调整受到了政府行为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土地出让相关收入分配比例的有效调节会对耕地资源的保护产生积极的作用,为遏制耕地资源非农化可针对不同类型土地收入制定适宜的分配主体和分配比例,避免多种土地出让收入征收的叠加失效和土地资源的浪费错配。  相似文献   
997.
杨建新  龚健  李江风 《资源科学》2016,38(8):1525-1537
本文探索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LSSVM)获取元胞转换规则的可行性,并应用于复杂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预测。以湖北省鄂州市为研究区,以1991-2004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作为模型训练数据,运用改进的ROC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LSSVM和逻辑回归方法获取的元胞转换规则,在此基础上运用LSSVM-CA模型模拟了研究区2013年的土地利用情景,并对2020年和2030年土地利用情景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①LSSVM对数量较大、变化过程较复杂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模拟效果更好,如耕地、建设用地、养殖水体和其他用地;②与2013年实际土地利用情景相比,LSSVM-CA模拟结果总体精度为0.80,Kappa系数为0.73,处于较高一致性水平,优于逻辑回归-CA模型结果;③未来,鄂州市主城区、城西新区、“葛华新城”、“红莲湖新城”以及南部的花湖开发区、沼山镇、太和镇建设用地需求较大,将占用大量耕地,东部和南部低丘岗地区的耕地将大量转变为林地。研究结论为LSSVM方法可用于获取元胞转换规则进行复杂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模拟结果可为研究区土地规划、耕地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98.
本文运用LMDI方法将中国用水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分解为人口效应、区域人口分布效应、区域经济发达效应、区域产业结构效应和区域技术进步效应。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都是抑制用水量上升的影响因素,但是技术进步更加显著。产业结构效应在各省份第一产业内部影响最大,而技术进步效应却存在较大差异;经济增长是用水量上升的主要推动力,中部最显著;人口规模扩大促进了用水量上升,但是影响较小,而人口分布(流动)变化促进中国用水量上升比较显著。另外,区域经济份额相对变动对用水量的下降起到正向作用,但是各省份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经济份额提高促进了用水量上升。因此,各省份需要加强节水技术创新,更加重视农业节水;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由耗水强度大的农业向耗水强度小的第二、三产业转移;东部发达地区加大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资金、技术等支持。  相似文献   
999.
根据图像信息需求的层次化特点,从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及相关理论角度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进行梳理,归纳出图像信息需求的研究框架;侧重分析基于用户调查方法开展的专业性、日常性图像信息需求研究情况以及相关研究项目;同时也重点分析采用日志分析方法对专题图库、搜索引擎和在线论坛的用户提问与请求进行图像信息需求研究的进展;最后,从研究内容、方法上进行总结,并展望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00.
林敏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0):74-78
《马拉喀什条约》是迄今为止国际版权领域唯一的一部人权条约,其通过加强缔约方的版权限制与例外制度建设、推动无障碍格式版的跨境交换以及构筑无障碍格式版制作、提供、交换的中介机制来保障视障者的权益。《马拉喀什条约》的缔结有利于明确图书馆为视障者服务的主体地位,使图书馆的合理使用权利更加明晰,并且扩大了图书馆所服务的视障者范围,为图书馆提供了较完备的操作规则。对《马拉喀什条约》的实施,图书馆应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