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8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符号互动论是西方社会学界研究微观层面的一种理论。随迁农民工子女作为流动劳动力的派生部分,在城市接受教育的人数也在逐年攀升,运用符号互动理论解读随迁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教育,以全新的视角探析目前影响随迁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的原因,对于加强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促进城乡儿童共同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
从成人评价和多元评价入手,分析作文教学。认为现在的作文评价中存在浓重的成人色彩,导致学生的作文跟着成人标准走,逐渐丢失了孩童独特的体验和个性表达,甚至出现大量假大空的作文。提倡作文评价应该强调孩童视角,素养第一,多元评价,"真"字当头。  相似文献   
43.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证券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入市门槛过高,大多数的高新技术企业及中小民营企业无法上市筹资,风险投资更是缺少有效的退出渠道。因此,二板市场建立与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此情况下参照国外一些二板市场的设置方法,并通过对市场风险的分析,就中国在新经济形式下应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二板市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4.
后奥运时期北京奥运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物质和精神遗产。相对于有形的物质遗产,无形的精神遗产更为持久和珍贵。北京奥运会的精神遗产通过改善我们的精神面貌与价值观念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弘扬中华悠久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同时也为奥林匹克运动注入新的活力。后奥运时期,有必要广泛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将奥林匹克精神内化为国人的思想与行为理念,利用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国际影响,促进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最大程度的传承与发扬北京奥运会的精神。  相似文献   
45.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女子长跑竞技水平停滞不前的主要因素进行剖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女子长跑项目的后备人才出现断层;训练观念和方法缺乏新科技的投入;运动员的管理体系、保障体系、思想教育体系以及女子长跑项目所特有的师徒契约关系均有待改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立完善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练员综合素质、加大国家对女子长跑项目的科技投入、完善运动员的保障体系等,以期为我国女子长跑项目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贾娟娟 《科教文汇》2011,(10):153-154
莫扎特的歌剧咏叹调作品典雅、明朗,音乐旋律动听优美,对于歌者声音的基本功训练很有帮助。莫扎特咏叹调的作品数量多,很难进行逐一分析,本文选择了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的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和《美妙时刻将来临》进行了教学方面的探析。  相似文献   
47.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对中国女子标枪竞技水平停滞不前的主要因素进行剖析。结果表明:在大型比赛中发挥不出应有水平;比赛能力较差;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能力上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较大差距等因素制约中国女子标枪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延长运动员的运动生命、多参加国际比赛,积累比赛经验,提高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能力上的潜力,针对中国运动员身材特点和素质情况,确定技术模式和改进训练方法等,以期为中国女子标枪项目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8.
明代中叶 ,诗人唐寅的思想并不单纯 ,他不但有及时行乐的市民意识 ,也有儒家读书做官、显亲扬名的仕宦思想和佛道出世的理念 ,其思想意识体现了三者的统一与相通  相似文献   
49.
《基础写作学》二人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础写作学》是刘锡庆先生的代表作之一,第一个以“写作学”作为书名,对写作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别开生面的探讨,构造起一个新的写作理论框架,作了有说服力的阐述,是一部守正出新的理论层次较高的现代写作学杰作。《基础写作学》突出地论述了写作实践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写作学的内涵和性质等基本理论问题;具体阐发了写作过程各个阶段的实际内容、操作要领和方式方法;既有高屋建瓴的宏观把握,又有条分缕析的微观研究,具有鲜明的汉语写作的民族特色和时代风采,使全书有了堪称为“学”的品位和规模,被誉为“当代写作学的开山之作”。  相似文献   
50.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名篇。关于该诗的修辞艺术,古今学者均未于之深究,只是在《采薇》赏析的文章中才稍有涉及。实际上,《采薇》一诗的艺术成就是巨大的,其艺术特色是丰富多彩的。仅拟就其修辞方式加以探讨,以起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