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6篇
教育   799篇
科学研究   117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52篇
信息传播   5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乐府诗本事往往是某些特定情感或具体名物的典型代表,故而逐渐成为文人诗歌创作过程中喜用的典故。就其技巧而言,文人要么通过曲名影射或始辞化用乐曲本事,要么对乐曲本事进行含蓄隐晦的间接使用。就其意义而言,本事之典的使用一是深化了诗歌表现主题,二是在物态摹写过程中往往能将物赋以人性色彩。  相似文献   
92.
通过fpn^-内射模类来研究模的fpn^-内射覆盖,给出了单的fpn^-内射覆盖的存在性刻画,证明了每个右R-模M都有单的即。一内射覆盖φ:E→M当且仅当环R为右fpn^-遗传环.  相似文献   
93.
Toni Morrison is widely recognized as American's preeminent novelist.As the Pulitzer Prize and Nobel Prize winning novelist,her stature as a post war American novelist can be no doubt compared to that of great novelists like Hemingway and Faulkner.Historically alert,Toni Morrison magnificently explores the life of the black,especiaiiy that of black women.Her Nobel Prize Lecture.in which she again tells a story of a black wom- an.can be regarded as an epitome of Mortison's works.The dialogue between the blind black old woman and the young people is full of wisdom and profoundness.Like many great works,Morrison's Lecture can also be traced back to some ancient archetypes,this thesis attempts to use archetypal theories to probe into the archetypes in Toni Morrison's Nobel Prize Lecture from characters, and theme.These archetypes denote deeper meaning of the author.  相似文献   
94.
自1994年Adleman发表了第一篇关于DNA分子计算的文章以来,DNA计算迅速成为活跃的研究领域。利用DNA计算解决了图的最小顶点覆盖问题,在构造了合有6个顶点10条边的图的顶点集对应的数据池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合成、杂交、清洗、变性等生物操作。得到所有覆盖对应的DNA序列,然后通过编址得到所要求的最小覆盖。  相似文献   
95.
唐代李朝威所作《柳毅传》,既具思想性,又具艺术性,故对后世影响极大。国家邮政局2004年印发《柳毅传书》特种邮票时,曾引发了一场故事原地纷争。笔者通过对早期传奇创作的取材,故事主人公原籍,洞庭湖的传说产生的背景与遗迹,文献记载与文化积淀诸方面进行考察,认为《柳毅传》故事原地在洞庭湖。  相似文献   
96.
余华的中篇小说《此文献给少女杨柳》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里面用了大量的叙事手法,给读者构建了一个离奇抽象的世界。阅读的过程有趣而富有挑战。故事变化的线性逻辑被解除,叙述感觉成为故事螺旋滑动的枢纽,并且故事被“实事情境”催化。余华运用多视角的方法,执著地与读者玩起时间的游戏,游戏中,似乎没有真实,时间可以摧毁事实、瓦解记忆,而语言可以再造事实、重建历史。  相似文献   
97.
《故事新编》文体文类的复杂性,与鲁迅自觉追求荒诞感的营造是分不开的。其荒诞感主要通过古今杂糅的时空塑造,否定式的小说情节、结构模式,“油滑”的笔法表现出来,我们从《起死》篇的个案分析中,可以见出荒诞书写的深层意蕴:对庄子“无是非观”思想的解构式审视;指刺现实并加以批判;对启蒙的反省和追问。  相似文献   
98.
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童话作文是顺应小学生心理特点的重要写作手段。在童话创作教学中教师要按照不同年段设立不同的创作目标,并依据欣赏童话、品读童话、创编童话三个环节,运用相应的方式帮助学生创作童话故事。  相似文献   
99.
“乌江自刎”故事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传说中流传最广的一个环节。通过对各种有关“乌江自刎”的俗文学作品的考察,可以清楚地了解“乌江自刎”故事发展的脉络。而对“乌江自刎”这一环节的了解则有助于更好地认识项羽的故事传说。  相似文献   
100.
80年代以来,中国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给文学带来了又一次繁荣。其中,“爱情理想”的书写就是这一转型时期重要的书写类型。通过文本解读,透析“爱情理想”故事模式背后的文化和精神的演变轨迹,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文学原型的共性及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