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86篇
科学研究   2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7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老子》一书中的“无为”、“清静”,被后世学们曲解成“就是不要制度、法律、化、教育等,使人无知无欲,回到原始社会”。其实,从整个思想体系来看,“无为”的意思是不做局部私欲功利之事,“清静”的意思是消除私心杂念,总而言之,是“大公无私”。庄子把“无为”、“清静”发挥到了极端,使世人视为逃避现实,洁身自好的警世命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被后世曲解成了具体事物,其哲学意义被秣杀了。《老子》被误解了两千多年,是中国化史上的一大遗憾,发扬老子道德思想的光辉是时代所需。  相似文献   
72.
解读徐志摩与张资平在他们各自的小说中所建构的“南洋”。徐与张同为活跃于20年代中国现代文坛的作家,文风各异,然而笔下的“南洋”却多有雷同。本文指出,对于他们而言,异域南洋是一个快乐原则战胜现实原则之处,然而同时也是万事皆滞无意识的地方。  相似文献   
73.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之一,小说的主人公巴克(Buck)是一条狗。本文分析了小说的写作背景,巴克的遭遇,巴克与主人的关系,通过巴克的回归自然来唤起人们的人性。  相似文献   
74.
物欲、性欲、权欲是构成《子夜》的三个潜在要素。对金钱的追求是《子夜》中人物生活行为的杠杆和原动力,在现代文学史上描写人对物欲的追求还没有谁能出于茅盾之上;《子夜》对性欲的描写使作家超越了社会性题材容易产生的平面化和概念化的局限,进而对人性进行了深层次开掘;《子夜》还描写了两个工头利用工人运动而展开的权力斗争,把人们对权力的欲望刻画得淋漓尽致。《子夜》的欲望化描写反映了作品与作者主观思想的矛盾。《子夜》的中心是写人,而不是写某种抽象的社会。  相似文献   
75.
武当山的主神真武神因属全能神,故明清时期进香武当者所祈求的愿望包括富贵功名、子孙满堂、福寿双全、财源茂盛、降妖除魔、消灾去病等关系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过,由于真武的神性和武当道教的伦理现及明代武当山的历史地位,为国家祈福、求子求寿等构成了武当山进香的特色。  相似文献   
76.
结合教学实际,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体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将思想素质教育灵活穿插于教学过程中,创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和增强学生自主实践活动在课堂中实旅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77.
当世界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走入后现代语境时,突出的表现为媒介的膨爆、价值的流动和碎片化的思维。在全球化的影响下,这种现象正在高速地侵扰着全世界的文明。如何在后现代文化中使人类重新找回自身的确证,使人类的精神在工业文明的异化中重新回归自然成了文章思考的重点。文章从“心灵的困顿”、“多元上帝的产生”、“最后的解放”三个方面试图找寻世纪的回声。  相似文献   
78.
余华小说的人的悲剧命运是通过暴力和死亡的主题揭示的。他通过对暴力的冷漠的、触目惊心的书写来展示人性的本能的暴力欲望,而且暗指了这是历史暴力的绵延,是现实层面的社会意识形态与权力结构中包含的隐形暴力。通过书写命运的残忍,苦难的无以复加,指证一种潜在的、强大的、难以抗拒的暴力形式。而他对暴力与苦难的书写最终都指涉着死亡,笔下的人物只是被本能的欲望裹挟着前行,被动地承受苦难与厄运,等待接受死亡的宿命的安排,死本来就是必然结局。  相似文献   
79.
反讽是李渔在短篇小说中表现怀疑精神的一种角度。对于民间和古代小说中一直存在的鬼神信仰,对于才子佳人间的温情脉脉,对于人情,李渔表示了怀疑。对于变态的情欲,李渔是以复杂的心情讲述的。但李渔的怀疑精神是不彻底的,他最终是要与这个世界和解的,他的作品是要有益教化而且充满娱乐的。  相似文献   
80.
邱华栋的小说直指都市 ,描写了都市青年的生存状态 ,着重展示了欲望的膨胀 ,同时也记载了一位都市实际生活者在欲望的逼仄下向往和谐而不能、最终无可避免地走向失落的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