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1056篇
科学研究   5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7篇
综合类   46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前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中,影响公平的因素很多,传统的性别歧视、收费高等因素依然存在,在这些传统因素没有克服的情况下,又凸显了另一种影响因素——信息。这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又一类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不可忽视因素。  相似文献   
152.
依据刑事诉讼平等原则,刑事案件满足立案条件都应当立案,即"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区别对待要有"合理根据"。但是司法实践中,行使刑事诉讼启动权不平等情况表现为:一般民众很难启动,轻微案件很难被启动,平常期间很难启动。因此,必须要废除立案程序,将其并入侦查程序;确立对事模式的刑事诉讼启动方式;树立正当的政绩观,客观面对刑事诉讼程序的启动;加强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启动程序的监督。  相似文献   
153.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生态思想迅速发展,关于深层生态学、生态整体主义和生态正义论的著作大量涌现,促使人们反思人类文明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文章从台湾原住民的当代文学创作出发,概括和阐发原住民独特的生态智慧,并与西方主流的生态思想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突显出原住民生态现在生态文化的知识建构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4.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妇女史,已经引用社会性别分析范畴,转向妇女—性别史,在这种新趋势的影响下英国教育史学家开始借鉴妇女—性别史的研究方法,引入社会性别的分析范畴,修正了社会教育史学,扩大了教育史研究的视野、空间和深度。以英国教育史学引入社会性别分析范畴为鉴,未来我国教育史研究应在密切加强女性教育史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和解读教育史史料,避免教育史研究建立在两性对抗的基础之上,注意性别与阶级、等级的交叉及妇女群体教育的差异性,在平等与差异中展现妇女教育的全貌。  相似文献   
155.
和谐劳资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从性别差异问题入手,分析说明性别视阈下的劳资和谐与社会和谐的相关问题,探讨了在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中,只有正视女性地位,才能实现真正的劳资和谐,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由忽视效率转变为效率一边倒,产生了严重寻租、垄断性收入、过高收入、非法收入等不公平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效率与公平一致性的观点,加快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157.
城乡一体化学前教育体系构建的相关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一体化学前教育体系的构建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思路,它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实践.论文论述了城乡一体化学前教育体系构建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学前教育体系发展的现状,并对城乡一体化学前教育体系构建的相关问题做了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8.
梁启超是维新运动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关注女子问题,尤其是女子教育问题。梁启超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思想进行了强烈批判,他从"宜家"、"善种"、"兴国智民"、"求平等"的角度论证了女子接受教育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倡要让女子接受新式的学校教育,并身体力行与一批有志之士倡导创设女学,为女子教育的践行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为推动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些对于我们当今开展女子教育的实践仍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9.
王荧 《资源科学》2015,37(7):1434-1443
定期根据各省、市、自治区的节能减排效率以及相关的公平标准对减排责任进行重新分配,一是可以激励各省、市、自治区提高节能减排效率,二是对碳排放额分配的政策推行也更具可行性。本文构建了多目标导向的DEA模型解决这个问题,该模型在6个硬性目标约束下,分四个步骤分别解决4个求解的软性目标:最大化期望总产出、最小化非期望总排放、最小化资源投入和各DMU非期望产出额尽可能接近公平分配下应得的非期望产出分配额。该DEA模型的优势在于管理者不仅可以增减硬软性目标的个数、改变硬性目标的参数值以及调整软性目标的优先顺序,而且还可以在每个步骤潜力评估的基础上,根据节能减排潜力通过改变软性目标参数,进一步设定合理的期望目标,从而形成各种目标导向的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方案。此外,该DEA模型也可以评估为了实现公平目标需要付出的效率成本。  相似文献   
160.
Sport is often described as a field containing competitive and hierarchy shaping activities. However, in Sweden and elsewhere, this field is also permeated by democratic principles where, for example, everybody has the right to participate in children’s and youth sports regardless of gender, ethnicity or physical ability. In Sweden, there are distinct objectives for gender equality, where women/girls and men/boys should ideally be treated and recognised equally.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wofold: to examine how gender is enacted in the textbooks used in Swedish sports coaching and educational programmes and to identify whether any of the enactments reflect a hegemonic masculinity. The textbooks used in two of the most extensive courses arranged by the Swedish Sports Confederation, ‘The Platform’ [Plattformen] and ‘Basic Coach Education’ [Grundtränarutbildning] are in focu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are inspired by research on sport, gender and the hegemonic masculinity thesis. In the process of analysis, the hegemonic perspective is central. During the analysis, four themes are identified as expressions of a hegemonic masculinity and, thus, as obstacles to gender equality. Firstly, the binary sex norm poses a real challeng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gender equality because it helps to shape a hierarchy that privileges men and masculinities. Secondly and thirdly, the themes ‘puberty’ and ‘the coach’ appear to be important, in that they support and contest a gendered hierarchy. Finally, there are examples of men, like sport coaches, appearing as genderless, which is interpreted as a hegemonic acceptance of the category of men (as universal and genderless subjects). By critically illuminating these themes, the paper adds to the wider research field of sport, coaching and education programmes and the complexity of gender mainstreaming in spo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