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430篇
科学研究   228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37篇
信息传播   14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21.
师范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我国中小学及师范院校校园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对高师院校的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 ,并就构建师范院校教育信息化模式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2.
为了推动汉中市信息化建设进程,本文运用修正的信息化指数模型测算了汉中市1999—2005年社会信息化水平,并与陕西省内其它地区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指出汉中信息化建设最薄弱之处在于信息资源量严重不足和信息消费不旺,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提供政策保障、加快信息资源建设、引导信息消费、加大信息人才培养以及电子农务建设等五方面提出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3.
对原有和现在的电力故障抢修状况进行对比分析,详细介绍了抢修车辆GPS卫星定位系统的硬件、应用软件和体系结构,及其建设成果。通过抢修车辆CPS卫星定位系统的建设,不仅加强了抢修车辆的管理。提高了抢修效率,而且引发了管理模式上的变化,大大提高了客户满意率。  相似文献   
124.
教学信息化水平是影响高校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关键因素。是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有效手段。本文以2018年学院教学信息化大赛作品《做新时代理想爱国者》为例,从教学设计分析、教学课堂实施、教学反思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思政课堂如果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5.
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涵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信息化概念的界定,来认识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组成要素和内涵,认为职业教育信息化必然涉及资源、技术、应用和人才培养这四个基本要素,并依据人们对这些要素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来阐述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6.
企业MIS建设中数据库的性能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库是各种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的核心,其性能是涉及MIS各方面的全局性问题,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介绍了企业在MIS建设中实现数据库性能优化的策略,探讨了数据库设计、应用程序优化、内存优化、I/O优化等问题;相信对企业的信息管理人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7.
科研管理信息化发展是推动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构建了“校内科研管理系统——校外科研项目申报系统——数字化校园”三位一体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体系。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基于统一信息标准的科研业务流程重构、个性化系统开发、系统运营维护和科研信息化发展等四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8.
高等院校近年来仪器设备数量快速增加,管理问题日渐突出,本文分析了学校、院系和课题组三级仪器管理的现状。现仍有不少院系平台以人工管理为主,存在诸多困境,为提高管理水平,笔者设计了一套院系级仪器管理系统,与院系信息化系统融合可有效促进开放共享,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实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9.
张金华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0):103-104
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缺乏整体规划和针对性、基础信息资源建设不到位等诸多制约因素。因此,做好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对企业进行正确的定位并选择恰当的建设时机,是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首先关注的问题。为促进信息化建设,社会和政府也应在体系、法制、政策环境以及资源库方面给予帮助和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30.
基于和谐管理理论,对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的IT能力进行了重新构建,并进行了维度划分,阐述了其意义所在。基于和谐管理理论与和谐信息化体系理论,和谐信息化有了新内涵,提出了和谐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绩效,也是企业信息化的一个发展方向。通过对华南地区281个中国企业样本的实证研究,验证了IT能力量表构建的信度和效度,实证结果表明,IT人物互动能力是实现企业和谐信息化的最重要因素,由此表明,企业更应注重IT人物互动能力的提升。案例研究也印证了此结论。在今后研究中,可以IT人物互动能力为和谐主题,分析其在企业信息化各阶段的具体表现,并制定科学的提升计划,以促使企业和谐信息化绩效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