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73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68篇
教育   7314篇
科学研究   667篇
各国文化   34篇
体育   79篇
综合类   36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35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681篇
  2013年   685篇
  2012年   723篇
  2011年   852篇
  2010年   655篇
  2009年   592篇
  2008年   644篇
  2007年   779篇
  2006年   723篇
  2005年   624篇
  2004年   487篇
  2003年   520篇
  2002年   397篇
  2001年   328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3 毫秒
991.
在文学欣赏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同一作品、同一句子、同一词语往往可以有这样的理解,也可以有那样的理解,而且不管是那种理解都似乎有道理,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多义性。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呢?本文拟通过大量的诗词作品及事例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揭开其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992.
高师院校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课题组不断探索外国文学课的教学改革,在业已形成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基础上,完善和深化改革成果。在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通过对外国文学课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手段的更新,着力开发学生的发展性学力,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93.
自古形胜的长白山区,山川毓秀,地杰人灵。这里不仅孕育了商部族的祖先,还是满清王业的肇兴之地,是抗日战争的前线,更是不屈的长白山人的兴业之基。长白山文学承栽着长白山人博大无私的仁爱情怀、雄豪放旷的粗旷气质、坚毅挺拔的大山品格和保卫家乡、捍卫领土的民族气节。这种昂扬奋发的人文精神激励着我们长白山人奋发进取、勇往直前,谱写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新篇章。  相似文献   
994.
文学作品一直是电影制作的重要资源之一。文章试以《色.戒》改编的成功与《长恨歌》改编的失败为例,通过比较分析提出:深入把握原著精神,对其作出准确的分析判断和诠释,是电影成功改编的前提。  相似文献   
995.
以《中国现代小说史》为中心,辅以《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与文化》、《中国新文学图志》以及《京派与海派比较研究》等著作,杨义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研究中国现代小说的范式和系统。从整体上把握这一系统和范式,将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视角来切入整个中国现代小说史的。  相似文献   
996.
中国古人认为人性是性与情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与之相关的人学则探讨了如何保持本性,脱于禽兽和如何追求完美,比齐圣人的问题。而文学既作为了一种人们认识、反思自身的参照物,又成为人学探讨人性的手段,并作为一个过程与人学融合在一起。三者之间,由矛盾沟通,相互影响,并最终指向完善自身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997.
小说《棋王》蕴含的文化意蕴除了以往被解析出来的儒道精神外,在潜层次上体现出了一种世俗似的豪侠精神。这可能被解说成为道家文化中道侠文化的渗透。但却又与道家文化的无为精神有一定的区别。作者对世俗侠客形象的塑造是与作者本身的知青经历和右派身份分不开的。另外,与阿城对世俗文化的一贯推崇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8.
儿童文学阅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儿童文学阅读离不开学校和教师的强大助推,社会、学校、教师应多方努力,完成教师从意识、理念到自身的文学修养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999.
一部好的文学史需要在内容上兼顾文学和历史两方面的内在要求,才能合理地反映文学演变的真实面目。在这种定位的基础上,还需要正确地把握历史叙述和文学评论两者之间的关系。《英国文学简史》成功地处理了上述问题,在历史的叙述中阐明了文学史的意义。在写作上,它也不失文学语言的特色。是一部出色的文学史作品。  相似文献   
1000.
当我们对中国新文学史作一番匆匆的巡礼时,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触目且不争的事实——那些在文学史上最具才华、最有贡献、最负盛名的作家,均属游离于传统主流文化和当时主流政治之外的“边缘人物”。他们正是以其边缘的处境、边缘的立场、边缘的视角和边缘的价值。完成了进入主流文学和主流文化的历史使命。本文以张爱玲为例,试图阐明“边缘化”与文学成就乃至文化成就的因果关系及其所具有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