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4篇
教育   2652篇
科学研究   25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96篇
综合类   20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283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竞技武术套路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方法,首先分析竞技武术套路相对其它竞技体育项目的个性化特点,即鲜明的技击特点,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形神兼备的文化特色;其次,探讨了竞技武术套路相对其它竞技体育项目的共性化特点,即明显的竞争性、规范性和观赏性;最后指出对于其个性化、共性化特点应该相对地看待。  相似文献   
142.
研究了三元等价关系与二元等价关系的联系,给出它们之间等价性的两个定理。  相似文献   
143.
科技期刊编辑部公共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科技期刊事业是社会大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与之相联系的各种社会关系。开拓公共关系领域、引人公共关系职能为科技期刊改革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思路。科技期刊编辑部通过明确特定公众、强化公关意识和素质、运用多元化的公关手段,以树立和保持理想的期刊形象。  相似文献   
144.
通过对《奥林匹克宪章》与国际人权问题的分析,探讨了国际人权对《宪章》的影响和渗透、《宪章》对国际人权在思想和实践两个层面的表现以及《宪章》及奥林匹克运动所面临国际人权方面的挑战。指出《宪章》的宗旨、目标的完美实现应迎接国际人权方面的挑战,化解矛盾,使奥林匹克精神发扬光大,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5.
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核心。我们如何认识和对待中华传统道德,则是近代以来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和争论的问题。《中华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一书,立足于一个民族的生命和她的道德传统的生命是同一的理论视点,既尊重传统,把传统道德作为我们当今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又立足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把和谐的人际关系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以人际关系为主线、以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为核心,对中华传统道德进行了富有新意和创意的现代诠释。  相似文献   
146.
微分是微积分中的一个基本的重要概念,它是微分学转向积分学的枢纽。其概念和运算在微积分课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果能从多方面了解这些应用,就会进一步明确微分教学的目的性和重要性,并可使有关内容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将微分与导数、不定积分、定积分的关系作一定探讨,用以体现微分在微积分课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7.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比较研究和历史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法律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剖析北京奥运会与中国法制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期健全相关行业法律法规,为促进二者的良性互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8.
主要对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三版)提出几方面问题:内容较浅旧,实用性不够突出,部分内容安排缺乏逻辑性。此外,对该书再版如何修订提出了一些实质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9.
"法律基础"课是实施高校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改革的首选内容之一.明确设置其目的、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以增强其教学效果,是高质量地落实新教材方案,最大限度地实现新课程价值取向急需解决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0.
关于教师和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一直是教育界争论的焦点,尽管对各种观点的解释从某个角度看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仔细分析便可以看出这些理论的研究都仅仅停留在抽象的思辩层次上,而没有把德育过程看成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因此要真正揭示德育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的主客体关系,我们应该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