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30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161篇
科学研究   48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38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美育功能,有利于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培育创新人才,有利于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发展。博物馆要采取措施,强化美育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为缩小博物馆图像检索中的语义鸿沟现象,探究社会标签及其分类机制在博物馆资源组织中的应用价值,以期进一步推进文化遗产在博物馆中的虚拟展示并提高其资源访问率。[方法/过程]将现有的图像需求表达分类框架进行扩展,构建社会标签分类模型,搭建社会标签分类平台,研究标签分布与用户语言表达规律。[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用户更偏好描述图像的主题内容而非其外部特征,更习惯使用通用类型的语词来表达图像主题内容,更倾向于描述人或物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3.
本教案以“比萨斜塔实验”为素材,将“科学思维”与“探究实践”的科学方法及相应的科学思想作为重点,以“像科学家探究科学一样学习科学”为教学理念,在“5E教学法”的基础上强化了二次“探究—解释”,以探究式学习与情境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动手实验、交流讨论、角色扮演相结合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思辨→实证”的科学探究,实现“具象→抽象”的科学认知,初步了解和运用“思辨的科学”与“实证的科学”。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共有2300余家博物馆,近年来新建的占80%以上,博物馆在发展理念、管理体制、学术研究、业务建设等方面,急需学习各种先进经验,进行历史分析、中外比较,通过潜心研究,提出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brought numerous issues to the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 of seismic mitigation in Chinese museums. Afte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the structural design team of Chengdu Museum conducted a series of research projects on seismic mitigation and subway vibration control design of buildings. These projects included the following topics: optimization of desig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eismic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key technologies for the base isolation structure, in-depth studies on structural vibrations caused by the nearby subway, and proposals for reducing structural vibrations. In 2015, after the superstructure of Chengdu Museum was completed, conservators evaluated the safety of permanent exhibitions under earthquake conditions. Seismic protection devices were installed on the showcases according to the preventive conservation requirements for museum collections. Reinforced measures were used for museum collections according to the methods suggested in the document ‘Specification for seismic protection of museum collection’ (WW/T 0069-2015). The conservators also built a systematic platform for earthquake monitoring for museum collections. Preventive conservation studies on seismic protection and subway vibration control in Chengdu Museum are summarized and forecasted.  相似文献   
16.
深度认识国内馆校结合领域研究的主题和发展趋势,不仅有利于研究者更加详细、清楚地了解国内馆校结合发展的最新动态,也有利于推动我国馆校结合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馆校结合领域研究主要集中在馆校结合中的博物馆角色研究和馆校结合的结合特征研究两大方面,其中馆校结合的结合特征研究又可分成六个方面:馆校结合教育课程建设;馆校结合课程的教育学思考;馆校结合教育模式;馆校结合相关教育类型;馆校结合机制与策略;馆校结合现状。我国馆校结合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为:奠定博物馆在馆校结合中的重要作用;馆校结合机制的研究日趋增加;更多体现馆校结合课程中的教育学理念;完善馆校结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博物馆文创产品存在偏重消费者喜好和追求利润而忽视消费者文化需求差异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博物馆及其文化服务产品基本功能的深入分析,提出博物馆文创产品是博物馆教育的延伸,博物馆文创产品应该具有知识、文化、精神及能力内涵,评价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标准应强调满足公众的学习需求、引发公众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行为的产生,并可以从文创产品的可读性、可操作性、可探究性三方面开展研发设计。北京自然博物馆的“中国恐龙展拼插模型”,以上述理念和思路进行开发设计,获得了市场和业界的认可。  相似文献   
18.
国际博协2007年的博物馆定义,将教育确定为博物馆的首要目的,将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的对象规定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从这一视角分析,科技藏品/展品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所承载的自然、科技、历史和文化信息;科技博物馆基于科技藏品/展品的研究、传播与展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是以“科学教育”为目标,揭示其中的“非物质科学文化遗产”,即“物”与“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科技博物馆是重要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场所,科技藏品是其重要教育资源。本文通过总结馆校结合下科技藏品的机遇与挑战、基于科技藏品的馆校结合之馆方特点,构建馆校结合下的科技藏品教育信息通信过程模型,进而探讨馆校结合下的科技藏品教育效果提升策略,引导场馆人员在规划科技藏品展览陈列时,充分考虑科技藏品内涵,并以此为依据重构教育活动项目设计,提升自我导向式学习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0.
馆校合作是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科技馆发挥教育作用的重要途径。在国外,馆校合作模式已相对成熟;在国内,馆校合作蓬勃发展的同时,许多科技馆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因素的限制。本研究借鉴扎根理论,通过对国内9座科技馆的访谈调查,探讨了影响科技馆开展馆校合作的内外部因素。研究表明,在内部,展教队伍建设水平不足及展品更新换代的现实需求等是重要影响因素;在外部,缺少较可靠的评价制度以及缺少政策推进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