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92篇
  免费   487篇
  国内免费   302篇
教育   25680篇
科学研究   2088篇
各国文化   136篇
体育   3889篇
综合类   2916篇
文化理论   52篇
信息传播   132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415篇
  2020年   557篇
  2019年   367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290篇
  2016年   370篇
  2015年   889篇
  2014年   2496篇
  2013年   2456篇
  2012年   3245篇
  2011年   3225篇
  2010年   2431篇
  2009年   2143篇
  2008年   2644篇
  2007年   3056篇
  2006年   2672篇
  2005年   2125篇
  2004年   1751篇
  2003年   1486篇
  2002年   1199篇
  2001年   895篇
  2000年   454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分析国民经济宏观信息的构成及指标,对国民经济宏观信息的公共获取现状、问题、对策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2.
以潮汕美食多媒体数据库为例,分析潮汕美食文化的内涵,阐述现代信息技术对潮汕美食文化的影响,介绍潮汕美食多媒体数据库的研究开发与利用,探讨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整合潮汕美食文化资源的新途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3.
公共图书馆如何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公共图书馆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公共图书馆如何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等问题展开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4.
论图书馆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本文阐述了信息网络文化的涵义、特点及其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影响,指出图书馆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5.
关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王红 《图书馆学研究》2004,(1):48-49,60
本文对“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这个全国性的文化项目作了简要介绍,阐明其和数字图书馆的关系及与一般文化网站的区别,最后对其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6.
公共图书馆服务文化旅游、建设旅游文化的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建设将是一个颇具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的新领域。本文就其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公共图书馆参与旅游文化建设的思路进行研究、探讨,并结合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为文化旅游服务的实践,重点提出了从十一个方面入手,依托旅游文化建设,挖掘内在潜力和优势,拓展图书馆服务的领域和层次,以旅游文化品牌树立公共图书馆新形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7.
略论图书馆的知识管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包括两个方面:化知识管理和企业知识管理。本重点论述了图书馆的企业知识管理,从五个方面阐述图书馆实行企业知识管理的必要性,从6个方面论述图书馆实行企业知识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8.
本文探讨了图书馆组织文化的特点,并对如何塑造合适的组织文化提出了若干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9.
文化研究视野中的传媒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兴起为传媒研究提供了一条新路径。该学派重视传媒研究 ,与传媒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及该学派重视通俗文化及文化与权力之间关系的学术传统有关。该学派在文本分析、符号学方法及受众理论方面为传媒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10.
This article chronicles the rapid expansion since 1990 of research within archival science and characterizes contemporary archival research culture. It examines the role and state of key factors that have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infrastructure, such as growth in doctoral education, forums for presenting and publishing research, the numbers and size of graduate archival education programs, availability of diverse funding for research, transdisciplinary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ollaborations, and application of innovative research methods and tools appropriate for investigating increasingly complex and wide-ranging research questions. An Appendix articulates and names archival research methods, including those derived and adapted from other disciplines, with a view to adding to the “literary warrant” for archival research methods, promoting the rigorous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and providing sources for the teaching of research methods for professional and research careers.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recommendations about how to sustain and extend the emerging research fro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