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58篇
  免费   859篇
  国内免费   735篇
教育   25855篇
科学研究   5854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3139篇
综合类   2393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307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435篇
  2021年   882篇
  2020年   1019篇
  2019年   745篇
  2018年   446篇
  2017年   510篇
  2016年   662篇
  2015年   1059篇
  2014年   2352篇
  2013年   2541篇
  2012年   3284篇
  2011年   3263篇
  2010年   2243篇
  2009年   2056篇
  2008年   2285篇
  2007年   2771篇
  2006年   2639篇
  2005年   2260篇
  2004年   2053篇
  2003年   1894篇
  2002年   1667篇
  2001年   1414篇
  2000年   827篇
  1999年   325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10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71.
上海市地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验收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上海市教委第三批重点学科中期评估所采用的评估指标体系存在的动态性和定量化方面的缺陷,根据重点学科建设要求和制订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结合访谈,设置了由35条定性和定量指标组成的重点学科建设验收评估指标体系。运用专家咨询法,确立了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并确定了综合评估分的计算方法。采和该方法对26个重点学科中期评估的有关资料进行了回顾性验证。本研究制订的评估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重点学科原有水平的不一致对评估结果的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序上消除主观因素对评估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2.
渍害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模糊数学原理,针对渍害土壤的10项肥力指标进行了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根据S型或抛物线型作物效应曲线建立各项肥力指标的隶属度函数,计算出隶属度值,并按各肥力指标的公因子方差、相关系数确定其权重系数,从而求得各渍害类型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IFI),检验两种方法的IFI与其对应的水稻产量间的相关性,表明均达极显著水平(r=0.7521),说明综合评价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出土壤的肥力。  相似文献   
973.
本文从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实际需求出发,基于不同指标的功能定位,研究提出了低碳生态小城镇发展引导、质量评价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别用于科学引领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发展,客观评价小城镇低碳生态建设水平和质量以及准确评估小城镇低碳生态建设过程中资金使用效益,从而构建了包括"建设—评价-绩效考核"等全过程的低碳生态小城镇指标体系,以指导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实践,提高小城镇低碳生态建设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974.
Despite the recognized value that mobile BI (m-BI) brings to firm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use of m-BI and its determinants are limited. In this study, we suggest that m-BI system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may be among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m-BI use. Yet, in the information systems (IS) literature there is mixed support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stem quality and system use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Given there is research suggesting that engaged users are an ind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s success, we believe that ‘engagement’ may be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discrepancy between system quality and use. To address this gap, we conducted a quantitative study of key informants who use m-BI, to understand what the key m-BI capabilities are and other success dimensions perceived as important by user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BI system quality attributes affect m-BI use indirectly through engagement, with this finding contributing to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ity of IS use in mobile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975.
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是衡量一个人内素质高低的两个重要方面。人文素质较差是社会、用人单位对高职生认可度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析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不足、高职生人文素质欠缺的原因,探索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新途径,以实现高职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76.
[目的/意义] 在泛知识环境下,支撑高校教学科研的数字文献资源迅速增长。为摆脱海量数字资源带来的效益评估困境,探索数字资源动态管理与评估的电子资源利用绩效分析系统(Electronical Resource System,ERS)应运而生。[方法/过程] 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引入ERS,基于本地服务器内置数据,配置馆藏资源数据、采购经费数据、COUNTER用量数据,并参考平台计算思路与方法,从用户需求、学术效益、成本效益等3个维度,设计资源评估指标,搭建外文电子图书绩效评估模型。[结果/结论] 依托ERS的绩效评估模型将为外文图书资源采访一线,切实、落地的业务推进提供实践指导,提高采访质量,提升经费使用效益,优化采购预算与决策,更好地实现文献资源对于高校教研的保障与推进。  相似文献   
977.
闵超  张帅  孙建军 《情报学报》2020,(3):259-273
科学知识借助引用关系发生动态扩散,客观记录科学发展与演化的轨迹。由于知识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孤立的观点看待科学知识的影响与价值往往得到的是片面的感观。本文从联系的视角观察科学知识产出,尝试通过被引、引用、文献耦合与共被引等文献关系为单篇论著构建引文扩散网络,探讨"文献嵌入网络"的概念、测度方式及其在引文扩散过程中起到的特殊作用。案例分析显示,科学知识的形成相伴于科学知识网络的发展,同时也受到这个网络的影响:科学知识向科学领域的扩散,遵循从核心领域向周边领域的扩散模式;施引文献可以揭示目标文献中没有显式呈现的信息;四种文献关系之间可能存在相当程度的重合,引文扩散过程显示出知识的"黏滞性"与非常明显的"小世界"特征。对科学产出的扩散网络进行量化有助于为全面评价其价值提供更多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78.
期刊编辑思想是主编领导下的期刊编辑部的集体思想结晶,目前研究相对较少。文章初步总结了《古地理学报》的编辑思想,集中体现在5个方面:学术质量乃生命,千锤百炼出精品,科学性第一在细节,服务至上永牢记,形式俭朴始终如一。这一编辑思想是《古地理学报》20多年来发展的智慧结晶,指导着《古地理学报》的每一步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979.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席卷中华大地,医务人员全力以赴投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作为医学期刊的重要阵地,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在这次疫情期间带领旗下的140余种学术期刊进行了新冠肺炎相关文章的数字优先出版的尝试和实践。本文总结了疫情期间读者对科研成果及防控诊治规范的迫切需求,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为满足需要而适时进行的改进与优化出版流程、优化质量控制等具体举措,为我国科技期刊出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0.
[目的/意义]教育部、科技部2020年发布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对意见推广后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并提出改进思路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从评价对象、评价方法、评价目的、评价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对规范使用SCI论文评价的适用范围与存在问题进行探讨。[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规范使用SCI存在少部分SCI期刊质量不高、SCI论文只适用于微观评价、代表作“代表性”不够、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难以兼顾、评价管理有待改进等等问题。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以高水平SCI期刊作为评价依据;强化黑名单制度;宏观评价要发挥SCI论文的主导作用;鼓励采用一些文献计量指标进行评价;微观评价建议兼顾代表作与SCI论文数量;一般高校对研究生毕业论文应该有所要求。最后指出,SCI论文的规范应用需要深化高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解决SCI论文的评价问题需要循序渐进;要重视SCI论文的科研符号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