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9篇
教育   1531篇
科学研究   18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95篇
综合类   142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5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儒家的忠恕之道历史上曾为多个不同文明体系所提出,是具有普适价值的道德黄金律。通过在“所欲”或“所不欲”与“施人”或“不施人”之间的几种情况进行伦理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忠恕之道的伦理价值.以及与“以直报怨”的关系。在今天继承和弘扬“忠恕之道”,对于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仍有着多方面积极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2.
在《魔鬼与上帝》中,萨特通过格茨完全作恶和完全向善的行动的失败,表明了人是一个斯芬克斯因子的存在,由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组成,这两种因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任何试图把二者完全分离开来的努力终将只是徒劳。只有人性因子所体现的理性意志能够约束和引导兽性因子所体现的自由意志,人才能成为有理性意识的人。与此同时,萨特也通过海因里希在教会和穷人之间做出选择时遭遇的伦理两难,揭示了人生总会面临种种无法避免的困境。  相似文献   
123.
我国已经如期完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目标,但是我国公民理性法律意识依然薄弱,并严重影响着法治社会建设的进程。因此,培养和提升我国公民理性法律意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法律至上的原则,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普法教育,营造一个公正司法的良好环境,不断增强我国公民的理性法律意识,从而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24.
近年来,结构性理财产品因其远高于活期利率的最大可能预期收益率而在理财产品市场走俏.然而,其收益实现的复杂条款,以及商业银行对最大可能收益的过分强调,对普通投资者确定产品实际收益情况造成了障碍.文章采用Monte Carlo模拟的方法,对中国招商银行焦点联动系列之股票指数表现联动理财产品进行定价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严苛的收益条件使得该产品达到最大可能收益的概率仅有51.6%,投资者可能高估该产品的预期收益率.  相似文献   
125.
文章以《中小学语文课标》为依据,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大口语交际、写字教学的力度,强化文本的“用件”性质,以读促写,落实合作探究教学本义的策略,从而正本清源,回归语文教育本身,构建优质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26.
分析了民办教育及合理回报制度的内涵及性质,研究了合理回报制度的法律规范和实际案例.认为,应对民办学校进行分类,并用多元化的手段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民办学校建设,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27.
张恨水建国后的散文创作以文艺性散文为主。在这些散文中,张恨水以唱颂歌和作检讨的方式表达他赶上时代的决心;同时,他在散文中回归内心,坚守做人底线,坚持文学品质。这种散文特点的形成,与他的人生追求、“革命认同”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等因素有关。张恨水建国后的散文创作有着一定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28.
阅读教学法从古代社会发展到现在,历史悠久。从古代社的诵读法、讲述法,发展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讲读法,再到当下实行的对话理念和导读法,其中有革新也有回归,经历过读-讲-读、整体把握-分解分析-整体把握、个体感悟-理性理解-个体感悟与体验的演变。但是,无论是以学生读为主还是以教师精讲为主的教学法都不是万能的,只有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29.
亚当·斯密的理性人假设从逻辑起点上将“利己心理”作为人类的最根本品质与特征,从而回答了人类合作与协调的困境的起因.契约论作为人类社会得以形成的理论基础,充分阐明了从“自然状态”过度到“社会状态”的演化过程.道德的形成,也正是因为有了“社会”的概念才变为现实的.道德契约旨在解释道德本身的形成及作为社会规范得以广为接受的可能性.本文通过博弈论的视角,透析人类社会中伦理困境的起因及解决办法,并建构人类道德生成的博弈模型,从而确立道德契约的理论基础,对于伦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0.
以有理函数的积分为基础,初步探讨将三角函数不仅能通过万能代换而且用其他形式,也可转化为有理函数的积分;对于积分较为困难的无理函数,其关键在于如何去掉根号,解决了几种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