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张恨水的小说成就极高,但其散文创作同样不容忽视。他在不同的散文领域均有所涉猎,艺术性散文以《山窗小品》为代表,成就最高。其散文艺术风格最大的特征是冲淡闲适,注重趣味。在现代散文史上,他是不应被遗忘的散文家。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以来张恨水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研究者的目光大都集中在张恨水小说上,对于其散文的研究则显得较为沉寂。新时期张恨水散文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小说研究与散文研究间的不平衡;散文能否进入现当代文学史问题;目前散文研究中显现出研究多宏观少微观、多思想少审美、《山窗小品》研究“热”与其他散文研究“冷”等现象。  相似文献   

3.
曹靖华是我国老一辈的翻译家,文学家。他在建国以后,创作了许多抒情散文的华章,成为建国后著名的散文作家之一。他的散文像是一朵独具风姿的小花,妩媚鲜亮,引人注目,为散文园地增添了几许春意,几多色彩。阅读曹靖华的散文,会感受到诗一样的抒情美。因此,探索曹靖华这一方面的艺术经验,对于我们的散文创作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通过张恨水散文代表作《山窗小品》的微观剖析,透视作家丰富的心灵世界,进而宏观地认识与把握其散文创作所蕴涵的主体意识。作者认为,张恨水散文具有鲜明的社会意识、朴质的平民意识、正直的人格意识和独特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5.
谈到建国后十七年的散文创作,吴伯萧自然是一位不容忽视的重要作家。尽管他在解放前就已经是知名的散文家,并有散文集子问世,但他真正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引起广大读者瞩目,还是建国后的事。其实,建国后他创作的散文数量虽不算多,(约有三、四十篇,主要收入散文集《北极星》中),却是以质取胜,以少胜多,以此牢固奠定了自己在当代文学史上不可取代的地位。无论是在十七年还是新时期(可惜,新时期不久,他便于1982年去世),他都没有大红大紫过,因而近些年来也就没有被人加以“重评”或“改写”,这或许是他的不幸,但却是艺术的…  相似文献   

6.
秦牧,在我国当代文坛上,素来以博学广闻、多才多艺见长,从四十年代中期拿起杂文这个文艺的轻武器登上文坛起,他的文学活动和理论研究涉及很多领域.他写杂文、小品、小说、诗歌、剧本、儿童文学、文艺评论和美学理论等,但其中以散文创作成就最大.在半个世纪以来的创作生涯中,尤其是建国以后,他主要是潜心于散文创作.打倒“四人帮”后,搁笔十年的秦牧,重新焕发了青春,为了夺回在十年浩劫中被糟塌了的那一部分宝贵光阴,近六、七年间,他在繁忙的行政事务和多次患病住院的情况下,仍然创作了一百多万言的散文,以实现作者“每年写作和出版一本散文集子”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散文,文学花园里的一株美丽的花朵。建国后,百废待兴,散文创作也出现了新的高潮。在建国后的十七年里,若谈及散文,就势必会提及一人——杨朔。杨朔,是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归到他所要求的主题思想上来,他写美丽的风光,但又归结到人物的精神面貌。结构谨严,层次曲折分明,遣词造句精练别致,富有诗的意境,有他独特的风格。杨朔以其诗体散文的成就,并以鲜明的民族化特色,在当代散文的发展史上,深深地刻下了他的足迹。从人们对杨朔散文的喜爱,便可看出其散文作品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上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恨水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中著名的通俗文学大家,更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全能报人。报人角色贯穿了他全部创作的始终,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非常直接的影响。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解读张恨水,可以得出一些新的结论:新闻事实作为题材直接进入小说的创作,使得张恨水的小说具有"信史"的价值;报人的职业特点,对他的创作转型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张恨水一直坚持的小说创作的趣味性,实际上与民营报纸的市场运作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单更不仅是著名的散文家,也是著名的评论家。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喜欢文学,从师于巴金等老一辈作家。他尤其喜爱散文这一文体,虽长期从事文学编辑工作,可他的许多评论也常常用散文的笔调抒写。在散文领域,他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真正做¥何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在迎接建国50周年的日子里,回顾和总结单复散文的思想、艺术成就,对发展散文创作,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下面,仅从几个侧面,谈谈单复的散文创作。鲜明的时代感单复生张“在这急剧变化、一日千里的现实生活里”,要“加强作品的时代感,要求作家投身于当前的大变革洪流中去,用散…  相似文献   

10.
师陀是京派散文作家群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散文创作数量颇丰,且多以写人记事为主。他的作品既有京派散文的创作特点,又有个人的风格特色。在散文创作中,师陀用辛辣讽刺的笔触揭示社会的荒凉与颓败,用忧郁沧桑的文字抒写浮生的忧伤与辛酸。在师陀的散文作品里常常透出缕缕的哀惋与感伤情绪。  相似文献   

11.
冰心的文学创作涉及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类文体,其中散文的创作成就最高。对于冰心的散文研究,前人多集中在建国前以及新时期以后,而对于作家在十七年丰富的散文创作却少人问津,这对冰心的散文创作的研究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若从思潮的角度去观照冰心在十七年的散文创作,会发现冰心对时代语境的自觉顺应与不自觉的游离。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学界一直以新文学的标准来容纳肯定张恨水,视张恨水创作后期转型的目的为靠拢新文学、走向现实主义。实际上,张十艮水的后期转型,是他的创作活动因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引发的对自身创作姿态的自觉调整。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其转型期前后的《过渡时代》与《艺术之宫》,比较叙事结构的差异,考察创作背景,从而彰显张恨水前后期创作的延续与转换,探讨其转型问题。对于这样一位新旧并存的作家,以单一的新文学标准对其进行评价,必然会遮蔽其丰富性,回到作家作品本身,才能呈现其创作活动的驳杂面貌。  相似文献   

13.
《巴山夜雨》浸润着张恨水对抗战生活的生命记忆与心灵体验,表达了他对国家民族和个体命运的思考。作家在对陪都乱象的叙述中展开了对国民性的批判和对自我的内省;在对重庆大轰炸的记录中控诉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反思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在对婚姻生活图景的描绘中审视人性的善恶,表现出对抗战时期相濡以沫的夫妻情谊的珍视。《巴山夜雨》拓展和深化了张恨水抗战小说的主题,具有丰厚的思想意蕴。作为抗战胜利后的纪念之作,《巴山夜雨》是张恨水痛定思痛的思想结晶,在张恨水创作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史铁生用自己的生命体验进行创作,将自己经历苦难后悟出的哲理融于创作中,使得他的散文在质朴平淡的外表下却蕴含着思辨的哲学气息,他的这种个体性书写为当代文学史开辟了新的一种散文书写范式。在史铁生散文的哲学叙事中,他总结出了每个人都会面临的三种人生的根本困境,并给出了超越这些困境的方法。论文就是以史铁生散文的人生困境为出发点,探寻其超越困境的根本方法,并试图发现这种超越性的美学欣赏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5.
魏际瑞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他在散文理论上主张“以情为本”、“注重气势”、“文主平实”,在散文创作特色上表现为“文以法胜”,他的散文理论及散文创作在明末清初有较大影响。对揭示“宁都三魏”与“易堂九子”散文理论及散文创作的丰富内涵,颇具启发意义与借鉴价值,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1931年分水岭     
从张恨水1931年的创作日程可以看出,张恨水整整一年都在马不停蹄地写小说.为了不让同时展开的小说情节彼此串门打架,他往往在写完一期的连载小说后,都要做好记号,以便下次续写时能很快回忆起来.  相似文献   

17.
从《春明外史》开始的张恨水的小说改良 ,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 ,先后成功改良了社会言情小说《啼笑因缘》和社会讽喻小说《八十一梦》等作品 ,取得显著的文学实绩。他大量创作的抗战小说也起到了激励民气的一定作用。张恨水的文学道路 ,介于新与旧、雅与俗之间 ,在新文学小说和现代通俗小说互动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禹锡是中唐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对于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主张,他有着自己的理解,这就使他的散文创作在古文运动的大环境下具有了得与失的意义。刘禹锡现存厅壁记共八篇,虽然数量不多,但体现出了他的散文创作思想,因此本文以刘禹锡的厅壁记为例来探讨刘禹锡散文创作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9.
陶渊明之伟大,不止在诗,也在其辞赋与散文创作。在他的辞赋与散文作品中,有着与他的诗歌创作一脉相承的创作风格,这种创作风格又通过其作品营造的浑融的意境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刘禹锡是中唐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对于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主张,他有着自己的理解,这就使他的散文创作在古文运动的大环境下具有了得与失的意义。刘禹锡现存厅壁记共八篇,虽然数量不多,但体现出了他的散文创作思想,因此本文以刘禹锡的厅壁记为例来探讨刘禹锡散文创作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