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16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56篇
教育   6687篇
科学研究   502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542篇
综合类   582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464篇
  2011年   546篇
  2010年   516篇
  2009年   548篇
  2008年   813篇
  2007年   1206篇
  2006年   1214篇
  2005年   758篇
  2004年   474篇
  2003年   422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视角来看,我们目前进行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正在逐渐地展现它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科学地揭示这一逻辑进程,对于我们自觉地进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02.
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重要历史阶段时刻,党中央及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谐社会既是目标,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共同努力,和谐的政党关系是实现目标的保证。  相似文献   
903.
公民是推进终身教育学习的主体,对主体的关注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础性工作。调查显示,公民对终身教育的重要性认同度高,对终身教育的认知度还有待提高,公民的学习需求、学习动力更多转向关注自身发展,学习方式、学习费用投入等方面正发生着变化。我们要采用多种形式进一步广泛、深入地宣传普及终身教育思想,提高公民对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认识,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公共教育设施建设,创造有利于公民终身学习的环境和氛围。  相似文献   
904.
教育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我国教育发展存在不平衡,突出表现在地区不平衡和城乡不平衡。教育地区不平衡主要是高等教育资源和各省对教育投入不等。教育城乡不平衡则有教育投入、师资素质、入学机会等方面。形成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原因首先是经费筹措体制,其次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历史和文化等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905.
韩伟 《平原大学学报》2008,25(1):127-129
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作为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辅导员对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要作用,分析辅导员队伍的不和谐现状及其和谐视野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906.
分析了我国妇女劳动权益保护的现状,指出了我国妇女在劳动就业、劳动保护、劳动卫生及职业安全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探索了妇女劳动权益受到侵犯的原因,提出了保障妇女劳动权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907.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性,就理论而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社会在当今的客观要求;就现实而言是社会主义对市场机制的负面效应采取的制衡之举;就逻辑而言市场机制演进与完善为构建和谐社会生成着条件。当前,发挥社会主义调控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908.
市民社会是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社会生活领域。独立的市民社会是法治形成的必要社会条件。市场经济作为市民社会的经济形式促进法律的形式合理性发展,并孕育社会普遍的法治理念。市民社会权利以各种形式制约国家权力,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社会条件。中国在探求法治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市民社会的基础作用与决定作用,为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提供富有价值的借鉴意义。同时,有必要对西方市民社会理论做出正确的鉴别、吸收。  相似文献   
909.
和谐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状态,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包括:和平稳定、和顺协调、和合有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伦理要求是: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代际关系、种际关系作为基本价值诉求;把公平和正义作为重要的价值前提;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终极价值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方面需要“善治”政府的谋划,另一方面需要广大公民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910.
不断颁布刑法修正案来惩治犯罪,固然能弥补刑法典缺陷,保持刑法整体框架的稳定和完整,但过于频繁则有损公民的法律信仰,使法律丧失应有的权威。和谐社会应当警惕对犯罪化的过于热情,合理组织对犯罪的反应,抓大放小,建构和谐的刑事法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