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1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112篇
教育   6043篇
科学研究   1079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423篇
综合类   496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3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560篇
  2013年   494篇
  2012年   638篇
  2011年   640篇
  2010年   518篇
  2009年   410篇
  2008年   453篇
  2007年   624篇
  2006年   569篇
  2005年   490篇
  2004年   424篇
  2003年   396篇
  2002年   315篇
  2001年   260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51.
根据分形图形所具有的自相似的性质,本文讨论了用仿射变换的方法生成分形图形,以及用变换表示分形图形上点的坐标变换公式。  相似文献   
152.
外来词语是观察语言和社会以及二者互动关系的一个很好窗口,通过文革时期外来词语的使用情况及其造成原因等进行分类描写、分析和解释,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和认识文革语言以及文革本身。  相似文献   
153.
民国时期山东进行了盐税改革。改革牵动着相关各方的利益,遇到了重重阻力,因而改革采取了渐进的方式。期间历经盐税征收机关的调整、民初盐税的统一改革和其后的继续调整三个阶段。山东的盐税改革实现了税目由繁到简、税率由乱到治的转变,税收稳定增长,但税率仍未最终统一。尽管此期山东的盐税改革仍不彻底,还是取得了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154.
本文据考古新发现,认为早期巴、蜀文化界分时机已经到来,并提出路家河二期后段遗存和宝山文化属于早期巴文化的观点;认为巴、蜀两族各有自己的文化渊源,而两者始终存在密切的交流关系;巴、蜀历史的复原,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考古学资料,文献资料与考古资料的有机结合则是不能忽视的。目前关于蜀文化的研究,进展较深入,而巴文化的研究,是值得重视和加强的。  相似文献   
155.
俄罗斯的经济转轨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我们应根据自己的国情 ,辩证地吸取他国的经验方法 ,不可照搬照抄 ,私有化绝不意味着就能建立起市场经济 ,在经济转轨过程中 ,还尤其应注重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 ,防止两极分化 ,以人民利益为重。  相似文献   
156.
论转型时期中产阶级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阶段中产阶级发展还处于起步期,表现在中产阶级队伍人数少、分布不合理、行业面窄等方面;我国中产阶级不发达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市化水平低、市场化程度不高等因素紧密相联的;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使社会结构合理化,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城市化步伐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步伐、调节高收入和保障低收入,为中产阶级的崛起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157.
西北开发协会的成立及其对西北建设的影响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拟简述民国时期西北开发协会的成立背景、重要思想,开展的活动,以探讨它对民国西北开发建设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8.
科学馆在民国时期学校理科教学特别是中学理科实验教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民国时期公共科学馆从建议设立到零星出现再到行政推广的过程,凸显了它在中学理科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及其与学校科学教育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9.
许多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过程中发生了语言僵化现象 ,即无法继续朝目的语的方向发展 ,因而无法完全达到目标语的能力。引起语言僵化现象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就其内在及外在因素进行分析 ,揭示语言僵化现象的一般规律 ,从而对第二语言教与学提供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0.
李白一生自视甚高,希望在政治活动中能像大鹏一样,扶摇直上,搏击云天。因而,他不仅在许多诗文中一再描绘大鹏形象,而且常以大鹏自比。他笔下的大鹏既是诗人自由精神的人格化身,又是盛唐时代精神的生动再现,还是诗人生命轨迹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