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8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2079篇
科学研究   121篇
各国文化   32篇
体育   771篇
综合类   416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6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506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314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从教育的角度考察清代苏南女性,是一个饶有趣味且十分重要的课题.清代苏南女性学养的教育特点及其辐射性影响,她们在家族子弟教育中所起的突出作用,以及清代苏南耐人寻味的"文教联姻"现象,折射出苏南重文兴教的文化内涵、开放流动的社会内涵、开明进步的历史内涵、家族制度的特色内涵.  相似文献   
82.
作为社会性别中"他者"的女性,是以被扭曲的"镜像"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在主流话语的浸染下,长期以来,女性形象及认识仍存在着悖谬之处。这主要包括新时代女性的自强不息与依附传统观念之悖;女性的情感特色与缺乏创造性之悖;女性的日益增强的独立意识与自我性别的否定之悖。当代女性随着自觉性的不断提升,社会评价逐渐提高",镜像"也开始逐渐被打破。女性的社会解放与自身解放,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83.
运用符号学的研究方法,解读《非诚勿扰》这一档节目中出现的关键的两幅图片,不难发现节目中的女性主导只是一种幻象,而这种幻象是通过图像的呈现、主持人的叙事与节目游戏规则的设定完成的。其实,该节目依然是对父权社会的谄媚,表征出这样一种景象:女性话语权主导下的女选男,而实质却是男权话语对女性的消费与审视。  相似文献   
84.
客家妇女的形象历来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赏。列女,作为封建社会中妇女的楷模,则集中、典型地体现了客家妇女的传统美德。本文着重考察乾隆《汀州府志》中的《列女传》,试图从列女这一特殊女性群体视角来加深对客家妇女形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85.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晋察冀、晋冀鲁豫边区的乡村妇女通过不同场域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对她们的性别身份进行话语表演,她们的实践活动是"一种话语效应",是中共妇女解放话语重塑下的新的社会活动.这种活动推动了乡村女性在政治、经济、婚姻等层面的转型,也正是这种转型开启了近代乡村女性解放的新里程.  相似文献   
86.
《良友》画报,作为近代上海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之一,不仅是上海现代生活的倡导者和都市图象的构建者,更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女性生活的记录和呈现者。通过对《良友》画报关于女性问题的广告和内容研究,阐释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上海女性生活的变化。  相似文献   
87.
澳大利亚作家凯瑟琳·苏珊娜·普里查德,在她的土著题材作品中,努力克服种族偏见,对土著民和土著文化倾注了同情、理解和尊重;不仅如此,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她还对土著女性的不利生存地位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这使得她的土著题材作品既有反对种族主义的一面,又有关注性别歧视的一面。本文结合《库娜图》等四部作品,探讨了澳大利亚土著女性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殖民时期所遭受的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压迫。  相似文献   
88.
在分析高校图书馆读者投诉的主要原因的基础上,阐述图书馆一线馆员在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探讨从提高服务意识、优化知识结构等途径实现提高服务质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9.
"自古以来,‘小人之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者,莫甚于李贽",这是晚明时期名教士大夫们对李贽所下的一方定论。然而,李贽被视为"异端"也绝非偶然,它是由其所生处年代的主、客观环境共同促成的。  相似文献   
9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建立在公平和正叉的基础之上.离婚妇女财产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生活相对贫困,必然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建立和完善离婚妇女财产权益保障制度,从法律层面有效防止离婚妇女生活贫困化,是从源头上解决或缓解社会不公平、不安定、不和谐,确保我国社会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