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54篇
教育   1902篇
科学研究   390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166篇
综合类   28篇
文化理论   27篇
信息传播   28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370篇
  2013年   384篇
  2012年   566篇
  2011年   704篇
  2010年   499篇
  2009年   443篇
  2008年   435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296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0 毫秒
1.
2.
学术期刊如何吸引优质稿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指出学术期刊的质量及其影响力主要取决于刊登论文的学术质量 ,如何吸引优质稿件是期刊编辑部门应当重视的问题。总结归纳了吸引优质稿件应采取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突发事件总能引起新闻工作者极大的报道欲望和传播技能的创新欲望,重大突发事件更是如此。3月20日(北京时间)上午美国对伊拉克动武,虽然手机短信息即时传递了这一信息,电视也在第一时间播出了战争打响的画面,而且不断滚动播出,但读者依旧对报纸的报道有着浓厚的兴趣,不少报纸用多少带点得意的口气宣传本报的零售额如何如何大增,有的还刊登了读者争购本报《号外》的照片,形象地说明了一种现实:在媒体形态不断发展,新媒体形态以形式多样、超时空跨度等优势进军传播领域,并以短得多的时间占领了一块“地盘”的今天,报纸仍然是人们获取信息尤其…  相似文献   
4.
办了多年报纸,有些问题却一直没弄清楚或者说没完全弄清楚。   比如,报纸该登什么稿 ?   有时,记者发来一篇稿子,编辑看了说,这稿子,没啥意思,不登了 !有时,报纸登了一些稿子,记者看了说,这样的稿子也能见报 ?没劲 !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公理”何在呢 ?   从读者心理出发,想了一个比较简单因而可能也还适用的公式,叫做“三要两不要”标准。 标准一:要登读者“很想知道”的稿件   报纸该登什么稿 ?当然该登新闻稿。然而,我们每天抓了不少新闻,也登了不少新闻。为什么读者还是不感兴趣或者兴趣不大呢 ?  …  相似文献   
5.
综观当前有些报纸副刊,读普遍反映“亲和力”不够,不能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鼓动人,激励人。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办副刊观念落后。二是副刊水平不高。许多副刊编辑的办刊水平至今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三是副刊稿件内容陈旧。副刊怀旧内容的稿件占据了大量金贵版面,如,写过往的陈年旧事多,写怀念父母、师友等故人的多,写现实生活的少。四是副刊版面形式呆板单一。除了散、诗歌就没有别的体裁,反映在版面上的就是上下左右几大块,老面孔,缺乏视觉冲击力。所有这些,归结到一点,是一些报纸对副刊的作用缺乏应有的认识,对副刊重视不够。这些年,各报重新闻轻艺副刊的倾向比较突出,把艺副刊当作“点缀”甚至搭头,轻视艺作品宣传人、鼓舞人、引导人、教育人的作用,忽视艺副刊拥有的庞大的读群和作群。有些从业人员片面地认为,只有新闻和理论才是弘扬主旋律,副刊是供休闲的附属品,甚至急功近利,觉得副刊不如广告“来菜”。  相似文献   
6.
今天的报业已进入全面的市场化运作之中,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报业的竞争说到底是对于读者的竞争,即为读者服务的竞争,因此,各类报纸都在努力增强服务性、贴近性,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其中,直接体现服务宗旨的生活服务类版块也成为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然而,和新闻版相比,这类版面虽也吸引了一部分读者,但却远远没能发挥出其特有的  相似文献   
7.
8.
姜辉 《记者摇篮》2004,(5):63-63
常听到同事这样抱怨:现在下面提供的高质量稿件实在是太少了,有些稿件就是“表扬稿”和“流水账”,看到这样的稿子很难找到兴奋点。这是目前编辑们普遍遇到的难题。诚然,眼下编辑们拿到的稿子“精品”确实不多,一来是基层报道员素质参差不齐,反映在稿件上就是佳作的短缺;二来是信息时代对新闻传播提出的快速要求,使用者们顾不上精耕细作就仓促出手,造成“产品”质量不高。那么,作为“替人做嫁衣”的编辑们来说,如何将手上的“粗粮”打磨成“细粮”呢?  相似文献   
9.
参加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大会报道,我第一次领略到“抢”新闻的感觉。博鳌亚洲论坛筹委会和成立大会虽然为期只有两天,新华社参与报道的字记只有6个人,但发了近百篇不同类别的稿件,这些稿件最大的特点是时效快,大部分抢在海内外媒体之前。新华网因新闻既多又快,成为关注的热点,许多国内外媒体都盯着“新华网”下载稿件编发新闻。  相似文献   
10.
《军事记者》2001,(4):48-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