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教育   90篇
科学研究   8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电大社会责任是电大为构建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氛围所要承担的责任,是电大在外部要主动承担的与社会各利益相关者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义务,同时电大还要积极主动回报社会。电大教育责任是核心、伦理责任是关键、法律责任是基础、文化责任是保证。践行电大社会责任不仅是提升电大核心竞争力的有效路径,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自觉践行电大的教育、伦理、法律、文化责任。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指纹图像增强处理方法,通过具体算法和软件实现给出了实验结果。基于Matlab7.0的仿真实验表明,将奇异值分解应用于指纹识别系统预处理中是有效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做好大学生党员创新培养教育工作是保证发展党员质量的基础。通过高校党建工作研究,建立一套系统化的大学生党员培养模式,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确保学生党员队伍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外的一些行业(如汽车驾驶、高空作业等),对其员工进行生物节律测算。若发现哪个员工出现了智力、体力、情绪的最差状态重迭的时区,则在这几天放假让他们在家休息,以避免发生事故。 这是因为:在20世纪初,德国医生威尔赫母·弗里斯、奥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瓦波达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了人的体力节律和情绪节律。大约过了20年,奥地利因斯布鲁大学的阿尔弗里特·特里切尔教授在研究了数百名高中学  相似文献   
15.
笔者将视角聚焦高校大学生公寓,努力探索将公寓文化建设和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两者的交融,从而全方位、多层次推动学校的育人工作,深化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心理契约:提升教师管理绩效的支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与学校之间除存在聘任合同外,还存在心理契约。心理契约本质上是一种期望假设与主观约定。它具有主观性、动态性、隐蔽性、非正式性等基本特征。心理契约的功能表现为凝聚与激励作用。心理契约管理的基本操作思路包括传递真实而准确的信息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管理伦理是管理学与伦理学交叉研究的一个崭新课题。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管理与伦理结合的趋势日益凸现,管理学家几乎把伦理提高到了关系企业或组织生存与发展的至高地位:“管理正在发生一场追求卓越的革命”,“这场卓越革命的基本伦理是对人的尊重”,而“追求卓越实质上就是追求伦理”。[1]有人甚至指出,如果说泰勒的科学管理、梅约的行为科学是管理科学发展史上的两个里程碑,那么,管理伦理学就是管理科学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2]虽然这些都是侧重于企业管理、经济管理与伦理的融合,但这种融合对所有管理都具有普遍适应性,中小学管理…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使课堂教学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新课改的课堂一扫往日死寂、沉闷的气氛,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然而,有的课堂,教师设置的活动过多,“你唱罢来我登场”,气氛异常活跃。课后很多学生谈到对这节课的感受时却只说“很好玩”、“很有趣”,在知识的增长和思想的触动方面却感到茫然无知。毫无疑问,在这样的课里学生确实“动”了起来,但新课程强调的“师生交往、积极互动”,难道就是只要这样的“动”而摒弃“静”了吗?难道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就是图个“活跃”、“热闹”的场面吗?  相似文献   
19.
解释学,又称释义学或诠释学,起源于古希腊。施莱尔马赫、狄尔泰形成了一般解释学;海德格尔则把一般解释学提升到现代哲学解释学阶段。理解与对话构成了现代哲学解释学的中心话语。理解是解释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一个“视界融合”的过程。伽达默尔认为,视界主要是指人的前判断,是文体的作者和解释者对文本意义的预期表达,被融合的视界即是文本的“原初的视界”和解释者的“现在的视界”,两者之间虽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但通过理解可以把这两种视界融合起来。理解之所以能实现,就在于双方的视界不断融合。在理解过程中,理解者的视界不断与被理解…  相似文献   
20.
1.One day,old Jeff took his donkey to the market. On his way,a businessman came and said the donkey belonged to him. They quarrelled firecely and decided to go to court.有一天,老杰夫牵着他的驴去市场。在路上,一个商人走来,说那驴是属于他的。他们争吵得很激烈,并决定去法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