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报社开全国记者会,那帮被我称为“坏蛋”的地方记者(因为他们都特别聪明能干又都特别不安分)见了我都说:“有病的人来了。”我的确是“有病”,而且是“病入膏肓”——本来在报社当编辑当副主任已经够累的了,还要自己造条“贼船”自己上,办什么“青春热线”。俗话说:“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可不,“青春热线”开通两年了,八千多个电话已成为历史,可热线事  相似文献   
12.
■音乐心理学博士周海宏 "成就"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从小,父母老师就要我们努力学习,以便将来取得成就."成就"也往往是衡量人的一个标准,比如某人取得了很大成就,就会受到人们的尊敬甚至崇拜.  相似文献   
13.
14.
看到“小报告”三个字,你第一反应是什么?你害怕同学打你的“小报告”吗?当你身边的同学做错了事,违反了纪律,你是选择沉默还是选择告诉老师呢?常出现的“小报告”是否对你造成过困扰呢?……“小报告”的问题就像是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又长又多,同学们想知道得更多一点吗?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实践中,评价所起的作用或许并不是我们在设计评价时所希望的那样。消除教育评价中的“异化”现象应当是新课程的重要功能之一。有报道说,当今的教育似乎特别善于制造自卑者。好多人都认为,孩子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孩子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指责、否定孩子,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孩子。当孩子好不容易为自己制造出一个被表扬的机  相似文献   
16.
对媒体而言,学者是一种珍贵资源;对学者而言,媒体是一种传播渠道。媒体可以通过采访学者、向学者约稿、邀请学者做嘉宾和参与策划,使受众获得对问题更新和更深入的认识,从而赢得更多的读者和观众;学者可以通过媒体,使自己的思想和研究成果被公众了解,从而对社会的变  相似文献   
17.
追求兴奋     
在中国青年报社内部,我是个频繁“跳槽”的人,从1981年到报社,已经挪了四回窝——先是《星期刊》,再是《青年参考》,然后是科学部,最后办了条“青春热线”。当初跳槽也很盲目,说不出是追求什么。现在回过头看,才明白自己是在找一种感觉,一种能使自己进入兴奋状态的感觉。 报纸这个行当,最容不得惰性、惯性。你要老是那些平平淡淡缺乏视觉冲击力的版面,那些懒洋洋吊不起人胃口的文章,那些重复老一套的标题,读者肯定不买帐。但报纸是人办的,而人最容易产生惰性和惯性。人一旦顺着惯性滑行,放纵了自己的惰性,会觉得活得真容易也真没劲,浑身好像抽了筋似的。可人一进入兴奋状态呢,身上的细胞都张开了,灵感四处乱冒,苦啊累啊浑然不觉,似乎自己成了一个“超人”。你只觉得生命能量在尽情释放,文章也漂亮了,版面也漂亮了,标题也漂亮了。别看忙得头晕脑胀,你内心深处反到挺踏实的。  相似文献   
18.
我无意讲一个无私奉献的故事,因为我认为一个人在为他人作出某些牺牲的时候,自己也必定从中得到了某种满足。我所以想写写这件事,是因为季宗文这个普通老百姓一家的遭遇,使  相似文献   
19.
陆小娅 《科技文萃》2001,(11):178-179
满头银发的谢昌逵先生曾是中国青年报的创办者之一,也是80年代青年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曾创办《青年研究》、《婚姻与家庭》杂志,写过不少论文.尽管离休多年,仍以极大的热忱关注着青年的发展,不断思考与探索青年成长的问题.最近,《近代青年研究》杂志以头条的位置发表了谢老的一篇长文《当代青年的新“文凭”:认识你自己》.在这篇文章中,谢老阐述了自我意识在青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他称自我意识是一张“新文凭”,青年走上社会、拓展人生,非常需要这张“文凭”.记者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遂采访了谢老.  相似文献   
20.
陆小娅 《教师博览》2005,(11):48-49
82岁的L阿姨坐在轮椅上,我刚一拥抱她。她就大声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说她觉得活着没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