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8篇
教育   132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普通高中素质教育评价标准及分等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普通高中素质教育评价标准的制订依据入手,认为标准的确定依据主要是评价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和学校自身发展的规律。在分析各主体需要之后,对普通高中素质教育评价标准的内容进行概括并就如何以此标准对普通高中素质教育实施程度进行等级鉴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2.
质量及质量视角的多元化并不意味着评估的多样化和多元化。高校的多样性及高教质量的多元化并不需由评估的多元化与之相适应;相反过多的评估、尤其是过分多元化的评估不仅不利于促成质量多元化,而且还容易造成多元质量及院校办学个性的丧失。多元评估观的一个主要基点是评估的多元有利于质量的多元,  相似文献   
103.
现存普遍高中评价标准大多缺乏必要的论证,本文对标准确定的依据进行了研究,认为其主要依据是评价主体需要的满足和学校自身发展的规律。文章在分析各主体需要之后,对普通高中评价标准的内容进行了概括,并就如何以此标准为基础开展普通高中等级评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4.
评估视角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问题日显突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育质量是高职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质量建设是高职院校谋求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5.
以评促建的院校评估原则及定位所带来的过多负面压力和评估焦虑,妨碍了院校真正需要的以评助建、为学校提供专业服务的评估目的之实现,结果是强制与高压代替了凝聚与和谐。教育的和谐发展呼唤和谐的院校评估,特别是呼唤现代评估中相关评估主体之间的更加和谐的互助关系。  相似文献   
106.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国家最高学历教育层次,可以为国家提供广泛的智力支持和坚实的人才基础,是推动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这意味着,保障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首要问题。为从实证角度获得影响研究生培养质  相似文献   
107.
职业学校要有系统意识,要用系统思维、方法来认识、把握自身的系统特性--开放性、生长性、适应性,通过系统建立反馈机制、学习机制、造血机制,使职业学校成为符合开放环境和生长要求的自适应系统.  相似文献   
108.
纽曼在《大学的理想》这本书中认为大学以教学为主,大学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基于纽曼的这种观点来思考当今的中国大学,发现其不再热衷于教学有三个原因:高校教师评价不重视教学;年青教师不能安心于教学;少数教师不再从事教学。本文在全面分析这几个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三个解决办法: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方式;改善年青教师的待遇;提升教师自身修养。  相似文献   
109.
大学教师一贯具有知识分子品性中的个人独立性和批判性,因而常常招致被批评者的不满和嫉恨。在中世纪,由于城市自治的传统和教会、王权、大学之间的复杂关系,大学教师成功争取到了种种保障职业安全的特权。这些特权对于大学自治传统、学术自由理念的建立和维护发挥了重要作用。15世纪以后,随着大学国际化色彩的日益褪却、世俗国家力量的日渐强大,大学教师的种种特权逐渐走向衰微,职业安全面临新的挑战和威胁。  相似文献   
110.
学校制度文化折射出学校的价值观念、管理理念。正视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现存不足进而确立起科学的建设取向,有助于人本思想在制度管理实践中的落实,推动学校从“刚性管理”、“刚柔并济的管理”向“柔性管理”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