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2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63篇
教育   52652篇
科学研究   2256篇
各国文化   61篇
体育   613篇
综合类   1000篇
文化理论   126篇
信息传播   2923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420篇
  2022年   286篇
  2021年   585篇
  2020年   715篇
  2019年   789篇
  2018年   445篇
  2017年   902篇
  2016年   1429篇
  2015年   2101篇
  2014年   5116篇
  2013年   4430篇
  2012年   4990篇
  2011年   5667篇
  2010年   4816篇
  2009年   4372篇
  2008年   5169篇
  2007年   3670篇
  2006年   2458篇
  2005年   2148篇
  2004年   2366篇
  2003年   2235篇
  2002年   1714篇
  2001年   1124篇
  2000年   833篇
  1999年   223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课堂气氛是由教师与学生互动而产生的一种课堂氛围,是师生课堂教学情感状态的综合体现。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使之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师生达成共识,增强教学效果。一、“激趣”是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核心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活动的积极  相似文献   
22.
从文化、心理、个性的角度我们可以很好地把握陶渊明与苏东坡饮酒的异同。首先 ,他们都重视以酒为咀嚼生活的媒介 ;其次 ,他们都重视饮酒时的细微心理感受 ;再次 ,由于饮酒中历史感的表现不同 ,产生了不同的审美风貌 :一个显得异常深厚 ,一个显得逸气纵横 ;另外 ,由于渊明和东坡对出处尺度把握之参差 ,源于儒道在二人思想结构的比例的相异性 ,造成渊明与东坡在饮酒上的情感和意蕴的向度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23.
24.
25.
随着心理学家对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有意义学习理论,其重要性日渐凸显。以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为代表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强调在学习过程中新的知识要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起实质性(substantive)和非人为性(nonarbitrary)的联系。他认为学习有主动和被动之分,有理解和机械之别,存在有意义和无意义之异。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学习。其特点是学习者身心的投入,身体的、心理的、认识的、情感的、逻辑的、直觉的都和谐统一起来。其结果既是认知能力的…  相似文献   
26.
我校的“生活写真——个性化作教学研究”课题是越城区教局教研室的立项规划课题。课题组的老师们在前几年“读写迁移机制研究”的基础上,经过两年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27.
现代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应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特别是情感因素。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使学生充满兴趣和信心积极主动地学习,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28.
纵观作文教学的实际,有这样三大基本模式一直顽固地存在着。一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的随意性教学模式。认为作文教学漫无边际,难以穷尽,没有规律,主要靠学生的悟性,作文的指导与讲解无关大局,无视老师的主导地位,使作文教学流于大而无当,无关宏旨;二是机械操作的程式化教学模式。将各式文体抽象概括为各种基本套路,按起承转合等基本技巧亦步亦趋,严格操练,不容许丝毫的旁逸斜出,认为只要练熟几种基本的格式,作文自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三是一切唯高考指挥棒是从的功利性教学模式。高考考什么就练什么。  相似文献   
29.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0.
推销商品和服务是广告的初衷。在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境况下,为了实现这一直接目的,广告动用了一切可能的手段,将“物的机能欲望的满足,视点的高度和谐,结构的精确合理,线形和色质的别致个性等,通过实质媒体(广告创意设计)渗透至人的感官,形成种种精神性效名”。(汤·狄龙《怎样创作广告》)为此,广告创作者基于对受众的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