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946年6月底,全面内战爆发。在内战爆发初期,由于主客观方面原因,中共军队接连受挫,丢城失地,但中共军队能从暂时的失利中及时吸取经验教训,逐渐扭转被动局面,并最终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22.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初步形成时期和市场经济逐步完善时期优秀篮球人才流动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计划经济时期到市场经济逐步完善时期,我国优秀篮球人才的流动方式主要有垂直流动、水平流动、国际流动和职业变动;(2)在流动方向上,与地区经济差异关系密切;(3)在流动范围上,以国内流动为主;国际流动在市场经济时期有一定的表现,但在人员的数量以及流动范围仍有较大的限制和不足;(4)优秀篮球人才职业变动的途径逐步增多,自主性加强;(5)从流动性的视角分析了"八一"队的盛衰。同时,提出了我国优秀篮球人才资源流动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3.
要实现2035年全国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5%,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m2的体育强国建设目标,发展我国社区体育是行之有效的重要工作之一。文章以社会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对美国联邦政府在本土体育和休闲文化的引领下,在社区体育分层分类政策设计、高投入与多元路径促使下的设施无忧供给、社区与学校之间场地资源与人力资源的深度融合、专业体育人才供给和社区居民自身服务意识的养成方式等方面分析美国社区推行体育锻炼的成功经验,提出改善我国社区体育锻炼需要注重个体差异:为社区体育锻炼提供均等的参与机会;营造社区关系:培养和健全社区非营利体育组织;保障社区环境:建立、改造社区体育锻炼场所和公园;家校社一体:促进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文化建设。旨在推动我国社会公众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促使我国居民体质健康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4.
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教育功能的扩展不断改革与发展,在各个时期的改革中,教育评价对教学实践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常常成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习评价就成为教育评价的核心,受到高度的重视。研究学生学习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  相似文献   
25.
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对我国建国以来不同时期优秀田径人才国内、国际流动的形式、规模和范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优秀田径人才流动状况在不同时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优秀田径人才流动形式以垂直流动为主;3)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优秀田径人才的平行流动呈现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趋势;4)与其他竞技运动项目相比,田径优秀人才的国际流动不足;5)优秀田径人才职业转换途径增多,跨行业职业流动也逐渐多样;6)优秀田径人才流动过程中市场机制尚不成熟,规范性较差,也是制约我国田径竞技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6.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结合标枪投掷教学实践,对学生上肢损伤原因进行了分析,针时这些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处理,为保证学生健康训练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7.
影响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因素很多,其中气候因素影响不容忽视。采用文献综述、逻辑分析等方法,从体育地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影响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气候因素。结果表明:气候条件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影响较大,大气环境、气象、温度、区域环境变化等气候条件都直接影响到运动项目的进行。由于体育教学内容大多数是运动项目,因此,提出教师在选...  相似文献   
28.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足球人才分布及流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一方面我国足球优秀人才资源稀缺和匮乏,但同时现有资源又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和合理的配置.这与我国不同时期经济体制和社会形态密切相关,人才资源的流动性或相对静止,或流动性泛滥.(2)在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初期和足球职业化三个时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垂直流动、平行流动、国际流动和职业变动,且由于受不同时期社会背景的影响,这几种流动形式的规模、范围、速度、方向存在差异.建议:(1)打破区域人才流动壁垒,实现人才有效流动;(2)积极倡导多元主体介入,建立全新流动模式;(3)建立健全人才流动的保障体系、法制体系;(4)加强人才市场环境建设,开发网上人才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