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21.
读者接受与编辑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辑系统研究是整个编辑学建设的系统工程。近年来,编辑系统原有的三元序列“作-编-读”更新重组为“读-编-作”的趋向已日渐明显。对读的本接受过程进行深入考察,将会对编辑出版工作带来新的启示。读本接受过程,实质上是本蕴含的化价值的实现过程,这种实现首先是在读“心的层次”上展开的。尽管社会科学本和自然科学本,其“解读空间”大小有别,但由于读“期待视野”的不同,均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解读的差异性。就学本而言,其意义的生成不是单方面由作创造的,而是由读和作共同创造的。考察读的本接受过程,对编辑工作的启示主要有二:一是编对本的选择。编应根据时代需求、社会需求、读需求选择先进本、原创本和精品本。二是编对编辑手段的选择,包括对编辑技术、编辑辅以及编辑组构方式的选择。具体采用何种编辑手段,应从引导读接受的角度出发,视本的思想性、时效性和可读性而定。  相似文献   
22.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本身并不像自然科学研究那样有很强的累积性,对其学术价值的鉴定,有时很难用具体的数字来评判,因此对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进行评价更需要同行专家的介入。  相似文献   
23.
出版界应构筑学术反腐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剽窃,自古有之,于今为烈。北大博导的剽窃丑闻被媒体曝光后,确实让天下学人大大失望了一回。今日学界沦落到了如此地步,似乎已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这不,就在王铭铭事件的风波尚未散尽之时,学界又冒出个“善抄者,可以成创作”的“抄书有理论”者。抄了便也罢,似  相似文献   
24.
王振铎先生《质疑“核心期刊”论》一文(刊《出版广角》2000年第12期,以下简称“王文”)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对我国的期刊出版管理而言,“核心期刊”论能否用于对期刊的整体质量进行评价,能否以刊物是否“核心”来评判期刊质量的优劣。在“核心期刊”日益泛滥的今天,这是一篇注定要引起纷争的文章。不出所料,2001年张林祥先生发表《学术期刊的评价与“核心期刊”》一文(刊《出版广角》2001年第9期,以下简称“张文”),对王文进行商榷。张文的立足点就是:“刊以文名,文因刊贵”,对论文学术水平的认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发表文章的刊物。在笔者看来,张文的这种商榷与王文的“对接点”、“交锋点”并不准确,商榷得也不“精彩”。鉴于张文对“核心期刊”某些问题的模糊认识具有代表性,颇有“市场”和“群众基础”,这里不妨对张文的“商榷”再度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25.
“核心期刊”不能成为评价论文的工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