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7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25篇
教育   5577篇
科学研究   647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116篇
综合类   85篇
文化理论   32篇
信息传播   39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529篇
  2013年   411篇
  2012年   554篇
  2011年   629篇
  2010年   536篇
  2009年   588篇
  2008年   593篇
  2007年   471篇
  2006年   462篇
  2005年   439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张宏福1965年3月生,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科技创新一级岗位,动物饲养与标准化室主任,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兼任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理事,动物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常务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32.
《科学学研究》2006,24(1):159-159
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主办、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承办的首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2月4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近二百位科技政策与管理领域的研究者参加了大会,其中有不少是本领域的博士生和硕士生。  相似文献   
33.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9):i0001
李培根,1948年生,湖北汉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2003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34.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公路和道路教研室的33人中,30岁左右的年青人中就有德国、法国、乌克兰和我国培养的土、洋博士7人,在职博士生4人,其余差不多都是硕士研究生,其学历层次和年龄结构在全国同行中堪称最优的。这些博士、硕士不为外面世界的精彩所感,甘为人梯地奉献在教学科研  相似文献   
35.
36.
第一次见到乔学光是在2004年。当时,他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面部分明而又刚毅的线条中能读得出,这是一个用息息不止的奋斗精神书写人生的强者。同时,他炯炯有神而不失柔和的目光告诉我:这是一个智者,他既有学者的风范,又有领导干部的尊严和谦恭。最近,笔者第二次去采访乔学光,对他的人格品性和治学治校有了更透彻的了解,尊敬之情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37.
专家档案潘学彪1949年3月生,江苏南京人。1982年1月原江苏农学院毕业留校任教。1994-1995年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进修和合作研究。曾任农学院农学系副主任,现任扬州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扬州大学作物学一级学科中的植物生物技术博士学位授予点负责人,教育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江苏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水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种业行业协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38.
39.
许家栋,安徽芜湖人,1948年9月生。1981年西北工业大学电磁场与微波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87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6年为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40.
石晓萍 《科学中国人》2005,(2):80-80,F003
2005年1月10日的上午,我们如约来到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杨秉新研究员的办公室,外面寒冷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杨教授的工作,他正在指导研究生。采访之前,我对杨教授的了解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返回式卫星顾问、航天遥感专业首席专家、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我国可见光航天相机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让我没想到的是,杨教授竟是这样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于是采访就在非常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开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