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5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1.
本文是我院召开的“新校区校园文化特色建设研讨会”专家发言的论点摘编。来自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北京大学、山东曲阜以及深圳市的职业教育研究专家、文化学者、艺术家、设计师和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大型活动策划专家等14人,围绕我院新校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在怎样继承和展现传统文化精华、充分体现地域文化、体现高职教育特性、彰显学院办学特点、适应国际化需求和立足“特色”作系列规划等方面,发表了各自的观点,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对我院下一步的校园文化特色建设,以及高职教育校园文化发展具有较好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2.
一、转变观念,真正视高职教育为一种重要产业观念是行动的先导。高职教育要走向产业化,当务之急是要在思想观念上把高职教育作为一种产业来看待。长期以来,教育在我国一直没有被视为是一种产业,而是单纯地将其视为是一项由政府出资的公益消费。对于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  相似文献   
33.
34.
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城市已成为一股国际化潮流。世界各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纷纷把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作为教育改革的方向,并通过立法等手段为终身教育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社会化的教育制度和终身教育体系成为现代教育体系的主流。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深圳在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教育也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已成为深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取向。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深圳终身教育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构建深圳终身教育体系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5.
众所周知,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而直接的联系,特区市场经济的成份比内地重,亦比内地先行一步。育才中学诞生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身处市场经济氛围浓厚的蛇口。如何使我校职教真正植根蛇口,服务特区,适应市场,努力使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办学方式服从和服务于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这,一直是我们矢志追求的目标和探索的方向。几年来,我校在办学过程中主要是从如下几方面下功夫的:  相似文献   
36.
高等教育大众化:高职教育的因应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建求  阮艺华 《高教探索》2002,(2):38-40,7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发展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政府要制定适合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法规,积极扶持民办和私立高职院校的发展,同时,还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引导高职院校形成办学特色,提高高职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37.
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李建求 《职教论坛》2002,(19):40-43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用性和技术性特征决定了其从业教师应该是“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的主流。本文拟对我国“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与特征及其建设的基本策略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与特征作为中国职教界特有的名词,“双师型”教师一般有两层含义。大多数人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指从事职业教育的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具备“双师”知识、素质、能力的教师。这是“双师型”教师的第一层含义。基于这一理解,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按“双师型”素质、能力的不同,将“双师型”教师…  相似文献   
38.
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晚清状元,生长在中国内忧外患的特殊历史环境之中,忧患意识推动着他把后半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实业、教育。他所规划的国民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特殊教育等,大多开我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先河,而且所创学校数量之多、种类之全,可谓前无古人。仅就职业教育而言,他所创办的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就  相似文献   
39.
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完善,将引起我国价值观念、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巨大变革.这不仅给我国教育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而且使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于处在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特区的教育,这种挑战尤为严峻.如何通过自身的改革,建立主动适应深圳特区社会发展的教育模式,培养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创造能力,敢于参与国际竞争,素质全面、人格完善的新型人才,已是深圳特区教育所必须予以重视的课题.显然,这不仅需要改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也有赖于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等的调整和转换.学校教育应是一个整体,各种教育因素、各门学科教学乃至各种教育环境相互协调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品质、心理素质及智力、体力的和谐发展.因此,只有根据系统科学的组合质变原理,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合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矛盾,才能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素质的和谐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建立新的教育模式.我校人才教育模式就是在上述认识中开始构建和实施的.  相似文献   
40.
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他所创办的教育事业从纵的说,由普及到提高,有完整的体系,如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社会教育;从横的说有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特种教育、社会教育等。他所办学校之多,效果之显著是前所未有、举世瞩目的。在幼儿教育方面,他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南通城西唐闸鱼池港口建立新育婴堂:到1913年1月,他以夫人徐氏遗资将该育婴堂规划为第一幼稚园;这年7月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