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19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如何有效地把“新课改”的目标、理念、要求转化为学校和教育者的自觉自为的行为,是“新课改”面临的重要难题。校本研究在促进学校教育者教育教学行为转化过程中有重要价值,结合新课改开展校本研究,要把握校本研究的特点,遵循校本研究过程中的一般要求,改进对校本研究的评价。  相似文献   
32.
“就职”与“离职”,是大学校长履职过程中的两大节点。大学校长的“就职—离职”状态与心态,既受制于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大学校长从业生态,也是观察这一特定从业生态的鲜活样本。从“就职”到“离职”,随着大学校长履职状态变化而“变”的是大学校长的履职心态,“不变”的则是其从业的心志。大学校长履职心态之“变”,主要体现为大学校长在“就职—离职”之间的心态落差。这一心态落差与大学校长履职的自我期许、社会期许及客观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大学校长从业生态的理想境界,应使大学校长在“就职”时承担合理的职业定位,在任职时拥有充分的治校空间,在“离职”时得到科学而公允的职业评价。  相似文献   
33.
改革开放三十年高等教育管理关系大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高等教育亦不例外,其突出表现是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关系大调整。经过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教育主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的关系、政府与高校的关系、高校与市场的关系、高校与受教育者个体及其家长的关系、高等教育结构关系等六大关系逐步理顺,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较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34.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0年的风雨历程,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比较清晰的发展阶段:即政治教育学阶段、经济教育学阶段、民生教育学阶段.政治教育学阶段主要对应毛泽东时代,显著特征是立足于政治目标来思考、定位教育问题,安排教育活动.经济教育学阶段主要对应邓小平时代和江泽民时代,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教育工作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立足于社会经济建设目标的实现来思考、定位教育,谋划教育.民生教育学阶段,党的教育思想主要表现为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新世纪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领导教育科学发展的一系列论述和举措.这一阶段党对教育本质和功能的认识有着明显的升华,并立足“民生”主题来思考、定位、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三个发展阶段,三次思想飞跃,其过程漫长而艰难,但实现了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35.
民国时期的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聘任管理上的"唯才是举",兼职流动管理上的"不求我有,但为我用",进修管理上的"内外兼修",薪俸管理上的"差别对待",考核管理上的"教授主持、校长决断",退出管理上的"校长集权与政府保障并存"。高校教师的分类管理整体上对推进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因时代局限,民国时期的高校教师分类管理仍旧存在:尚未构建起完备的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体系,尚未形成科学的高校管理分权机制,专业化的高校教育职员队伍建设滞后和缺乏充足的物质条件支撑等缺憾,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36.
评周洪宇主编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研究生教育作为最高层次的教育,它是本科教育或学士学位教育之后的最高学位和最高学历教育,它的目标主要是造就和培养各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或培养各领域高级专门人才中的骨干分子.  相似文献   
37.
关于学生观的新视野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什么是学生 ?学生是学习怎样生存的人 ;学生是学习怎样生活的人 ;学生是学习如何了解生命、珍惜生命和怎样使生命有意义的人。以这样的学生观观照现存的教育 ,现存的教育需要调整、改革、创新 ,把学生的生存本领、生活质量与生命意义的提升当作出发点与归宿  相似文献   
38.
试论基础教育的本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础教育的本质是基础教育的根本规定性,是基础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的根本区别,是基础教育的规律性反映。基础教育的根本规定性表现在:它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基础的教育,不是直接培养政治上、管理上接班人的教育;它是为培养合格劳动者打基础的教育,不是直接培养消费者、享受者的教育;它是为培养专门人才打基础的教育,不是直接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它是帮助学生认识世界的教育,不是要求学生直接去改造世界的教育;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不是限制学生的片面发展的教育;它是公平的普及性的教育,不是选择性的等级性的教育;它是强迫性、义务性、公益性的教育,不是产业性的收费性的教育;它是关注生命价值与意义提升的教育,不是漠视生命的工具性的教育。但基础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严重违背基础教育根本规定性的现象,已对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揭示基础教育的本质,把握基础教育的规律,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
程斯辉 《湖北教育》2004,(14):40-41
在当前的学校管理中,校长们都认为要坚持以人为本,但有的校长对以人为本的理解还没有到位.这一方面表现在学校管理中把教师当完人,要求教师不能出任何差错;另一方面表现为把教师当超人,教师从旱到晚、从工作  相似文献   
40.
在当前的学校管理中,校长们都认为要坚持以人为本,但有的校长对以人为本的理解还没有到位。这一方面表现在学校管理中把教师当完人,要求教师不能出任何差错:另一方面表现为把教师当超人,教师从早到晚、从工作日到双休日都被安排有工作;还表现为制定非常完备的、刚性的考核教师的制度,这种制度把教师变成了量化的人、工具的人。同时,有的校长在提倡以人为本时,思想上并不很清楚以人为本是以学校中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