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00篇
科学研究   19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最早兴起于英国、与外控式评价相对应的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教师评价制度.教师评价是促进教师素质和专业水平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对我国教师评价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对目前教师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本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2.
文章对提高车辆工程专业人才质量,为社会提供有创新能力和高素质的车辆工程技术人才进行了探究。结合质量工程项目的开展,指出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应从入学教育、组织教学、课外实践方面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组织和设计各个培养环节,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3.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运用数理统计对中外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男女选手比国外优秀选手年龄均明显偏小,且男女羽毛球运动员的平均年龄都处于最佳竞技年龄发展稳定阶段;中外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在身高、体重及克托莱指数上均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表现为男子大于女子;我国男女选手身高比国外优秀选手偏高;在体重及克托莱指数上,我国男子优秀选手均高于国外男子优秀选手,说明我国男子优秀运动员肌肉力量的发展程度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存在一定的优势;而我国女子优秀选手与国外优秀选手体重相比无明显差异,克托莱指数则比国外偏低.  相似文献   
34.
张想苹  赵新 《东南传播》2011,(11):32-34
戏曲是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综合,在对台广播宣传中,以戏曲为载体,使两岸同胞对传统文化达成共识,这是当今戏曲广播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目前海峡两岸戏曲的现状是“最好的演员在大陆,最好的观众在台湾”,作为对台广播媒体,应该适应形势,根据台湾民众的需求传递戏曲资讯,以戏曲艺术作为媒介,传递同宗、同源、血脉相连的华夏之情。在新形势...  相似文献   
35.
“我的许多说法遭有悖本义的概括!”2007年4月24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布后,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回顾担任新闻发言人四年多来,与媒体之间不停的“短兵相接”、“唇枪舌剑”,用这样的句子再次向媒体表达了感慨。  相似文献   
36.
遗嘱漫谈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所说的遗嘱,是遗嘱人按照法律规定的形式,处分自己个人的合法财产,并于其死亡后发生效力的单方法律行为.  相似文献   
37.
教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订,从而不断提高其教学效能的过程。反思是教师专业化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教师培训采取的一种有效  相似文献   
38.
延安供电局为了进一步激励和倡导全员学习,加强培训管理和绩效考核,特制定了“职工教育培训学分制”的管理办法,并付诸实施,效果明显,使职工“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一个学知识、学技术的良好氛围在延安供电局已经形成。一、指导思想为确保“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当知识型员工”活动的顺利开展,培养和调动职工学习业务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决定实施“创争”活动“学分制”管理办法,以建立和培养全员学习、不断创新的长效机制,努力提升员工的学习力、创新力、凝聚力、竞争力、执行力;为我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一强三优”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39.
论“V—neg”式反复问句的分化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neg”式反复问句的分化演变是汉语史上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此进行探讨。全文分三个部分:一、分化演变的过程;二、分化的基础和原因;三、分化演变的地域分布。主要观点如下:1.“V—neg”式的分化演变自南北朝始至清代中叶全部完成;2.“V—neg”式分化出“VP吗”后,自身的类型减少,使用频率下降;3.初期的“VP麽”与现代的“VP吗”在用法上有差异;4.“V—neg”式分化的基础是反复问与是非问疑问程度的相同以及“不、无”与“麽”读音的相近,原因是“不、无”离开了最初的正常位置并与谓语之间隔有复杂宾语;5,“V—neg”式在相当多的方言中没有分化出“VP吗”问句。  相似文献   
40.
通过阐述科学传播的内涵意义、框架构成、科学传播中科技馆的功能与作用而尝试科学传播的理论探讨;通过例举科技馆在科学传播中的实践活动,剖析科学传播的三个层次,包括学术交流、科学教育与科学普及等要素;通过欧盟科研框架计划的政策、日本科学传播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发达国家在科学传播领域的理念与举措等作为借鉴;最后根据我国科学传播的实际情况、发展趋势及国外的先进经验,寻求解决科学传播中科技馆事业关键问题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