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6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研究针对本科生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利用国外流行的“基本问题学习”模式 ,对本科生教育心理学课的教学进行了较大的结构性改革尝试 ,探讨这种模式对克服以往改革尝试中所存在问题的效果 ,思考教改工作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与更有效的改进措拖。这对本科生的教学改革与“基于问题学习”模式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2.
学习者特征对网络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网络学习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学习内容、资源,而且受到学习者的某些个体特征的影响。在以学习者为主体的网络课程中,还需要考虑学习者对网络以及学习内容的先前经验、对网络的学习动机与在网络中的元认知能力、在网络课程中的学习风格以及学习者的某些个性特征。只有网络学习的环境和过程与学习者的个体特征相匹配,才能与学习者进行良性互动,产生最佳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43.
多媒体学习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媒体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取决于学习者与多媒体表征方式以及教学设计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多媒体信息的呈现形式、信息的真实性程度、互动程度以及各种信息形式之间的关系必须适于学习者的先前知识经验、视觉空间能力与学习能力的水平以及学习任务的目标等。只有这些方面的因素相互匹配,才能产生实质性的媒体功效。从学习者建构知识的内部认知过程来说,如果某种外在的信息表征形式有利于学习者以最少的无关认知负荷和最大的生成认知负荷来建构内部心理表征时,这种媒体表征方式对学习者就是最有效的。  相似文献   
44.
通过对北京师范大学921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本科生最希望在导师制中提升学术能力并进行生涯探索。导师制的实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需求并启迪学生思考,但在学生卷入程度、指导系统性、规章制度与考评等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本文结合该校心理学院的经验,对导师制的改进与完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5.
计算机在学校中应用的未来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计算机在学校中应用日益广泛的现实,从应用的新趋势和新趋势给学校工作带来的变化两个方面作了有力的展望。指出:除了利用计算机技术改造传统的教学模式外,还会随着计算机在学校中的应用及迅猛发展产生一些前所未有的新的教学模式,使得学校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要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而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则将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46.
网上阅读与纸面阅读行为的对比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焦点访谈法和问卷法 ,比较大学生被试对纸面阅读与网上阅读的态度。结果表明 ,对于这两种阅读条件 ,被试 :1在阅读目的上存在显著差异 ,为了创造与提升自我修养更愿意选择纸面阅读 ;2在阅读内容上 ,更愿意在纸面上阅读小说、散文诗歌和论文专著 ,在屏幕上阅读新闻和幽默笑话 ;3在阅读感知上 ,因为手感、可靠性、真实感、疲倦感以及便利性等特点 ,更喜欢纸面阅读 ;4在阅读策略上 ,更倾向于认为网上阅读能很好支持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47.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习与教学相互作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由于政治的变迁,1949年建国前后之间的研究工作存在明显的断沟.建国以前,艾伟、廖世承、张耀翔、周先庚、阮镜清等人做了一些开拓性的工作,编制教育心理学教材,开展本土化的一些研究工作[1].建国初期,主要学习前苏联的理论,到文革前的一段时间里,开展了学科教学心理研究,文革中研究工作停滞,文革后逐渐恢复,在介绍和学习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上,逐渐开展多方面的研究工作.直到现在,研究队伍日渐庞大,对教师培训、课程改革、学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8.
论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在建构主义看来 ,任何一个知识都具有一定的内涵、逻辑外延 (潜在应用范围 )和心理外延 (主观上的应用范围 ) ,知识的意义要通过知识的应用来理解。所谓学习迁移 ,实际上就是知识在新条件下的重新建构 ,这种建构同时涉及知识的意义与应用范围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而知识的应用范围总是与一定的物理、内容、活动以及社会情境联系在一起的。为了促进学生在新条件下应用知识的能力 ,建构主义者提出了一些教学理论 ,强调教学时要让学生在各种实际情境中从多种角度反复应用知识。若此 ,学习迁移就变成了在新条件下对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以及对知识的心理应用范围的扩充 ,学习迁移的机制实质上等同于学习的机制  相似文献   
49.
50.
在日常课堂教学之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这是每个教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当前,有关探究性学习的书籍、文章、案例可谓汗牛充栋,但真正涉及某一课、某一课时的探究性学习,毕竟只是少数。多数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在课外进行的,并且往往历时一周以上乃至数月之久,让学生查找文献、开展调查等。这样规模的探究性学习一学期进行不了几次。当教师试图把探究性学习引入课堂,作为一种日常化的教学模式时,常常感到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和方法近在眼前、远在天边。可供参考的材料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刘儒德教授及其课题组经常深入小学课堂,指导教师们开展探究性学习。本栏目请他就课堂中探究性学习的过程、特点、误区以及教学计划等问题,分3次进行简单介绍,希望能使老师们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