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5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41.
介绍了当前地铁工程测量的现状和一些工程测量新技术。并从地下铁道工程测量精度设计的原则和要求、定向测量GPS控制网测量、铺轨基标测量等方面,论证了提高地铁施工精度和施工质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2.
采用访谈、观察等研究方法,对邹市明备战2010年广州亚运会赛前技战术训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邹市明赛前技术训练主要结合其脚下快速移动中的突然击打能力、有效距离内的反复攻防转换能力等展开;战术训练主要通过教学比赛、条件实战、模拟比赛等手段实现。  相似文献   
43.
从我国竞走队训练析耐力项群的负荷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对备战雅典奥运会我国竞走队的训练特征进行研究。发现:我国竞走运动员未能在雅典奥运会上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主要原因是训练中负荷强度过小,身体的各种机能不能适应激烈比赛时大强度的要求;各训练阶段在训练负荷尤其是负荷强度安排上相互脱节,造成训练效率低下;随着比赛竞争程度的加剧,在训练手段、方法不断改进的同时,运动负荷不断增加。而增加训练强度,经常采用超过比赛速度(短程高速)的训练,是耐力性项群的主要训练特征。  相似文献   
44.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考察法,在对刘翔体能训练分析的基础上,论述跨栏项目体能训练越来越表现出指标突出,手段具有针对性,方法简洁等特征。  相似文献   
45.
我国优秀男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专项体能结构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男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的体能构成指标进行专家筛选并确定20项敏感指标。对26名男子健将级运动员进行指标测试,在此基础上通过分层逐步回归统计筛选出8项代表性指标,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指标赋权,最终建立反映我国优秀男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体能特征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46.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观察法,通过对刘翔从事110m栏专项训练至雅典奥运会期间参赛及成绩增长特征的研究发现:以赛带练、赛练结合是其训练的主要特征,经常性的比赛不但促进其对各类比赛的适应能力,而且作为一种反馈途径对今后训练重点具有指向性意义;就从事跨栏训练至雅典奥运会期间的成绩特征看,刘翔110m栏成绩波动幅度较小,成绩一直处于相对较稳定并不断上升的状态。  相似文献   
47.
48.
主要通过观察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刘翔在针对奥运会的周期性训练中专项体能训练的内容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归纳出了刘翔针对奥运会的专项体能训练的周期性特点。  相似文献   
49.
竞技体育体能训练目标体系与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竞技体育体能训练目标体系与指标体系构建原则进行广泛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体能训练目标体系构建需遵循针对性原则、导向性原则、突出重点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体能训练指标体系构建需遵循“主导性”原则、利用各种内、外部刺激发展潜能原则、组织形式符合专项竞赛特点原则、与竞赛实际相似对抗性或模拟“情景状态”发展体能原则、合理选择训练与检测手段发展体能原则。  相似文献   
50.
对拳击运动员邹市明备战北京奥运会训练手段、方法及训练内容的研究后发现:突出神经系统的快速反应和快速转换能力,以速度促强度,强化对比赛的控制能力,并紧密结合技、战术和实战要求安排专项耐力训练,通过针对性的心理适应训练,稳定发挥出"快速、全面、连续、变化、准确、控制能力强"的技、战术特点,是邹市明训练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