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71篇
科学研究   15篇
体育   286篇
综合类   9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4 毫秒
421.
当今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战术运用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观察统计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1997年中国羽毛球公开赛男子双打比赛中运动员的“发接发前4拍”和攻守技能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发接发前4拍”、“后场下压”和“网前封网”的技能高低,对男双比赛的胜负,产生重要的影响,我国运动员的前半场技术相对比较滞后。  相似文献   
422.
对安化县国家羽毛球训练基地的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进行测试,并将其数据按运动员的等级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备战国家级比赛的运动员在肢体长度与围度、胸围、呼吸差等指标上显著高于备战省级比赛的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备战省级比赛的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在身体形态的各项指标上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肢体长度、围度、胸围、呼吸差等指标,可作为羽毛球后备人才运动训练监控与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423.
把羽毛球进攻形技术分为杀球,吊球,高球,平抽,搓球,推球,扑球与勾对角球等八大要素,并确定出相应权数。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定量分析,建立评价技术水平的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与模型,进而对运动员的水平进行量化,为训练,选拔优秀运动员提供切实可行的多因素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424.
余晓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5):607-609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训练比赛小结研究法 等对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的概念和作用、内容、心理特点及其表现、影响心理的主要因素,提高途径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25.
追踪我国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在新赛制下的表现,研究了新赛制所带来的变革。研究表明:新赛制使女子单打比赛时间延长、心理压力加大、强手优势弱化、对技术战术及体能要求更高。应该改变训练指导思想、加大年轻队员的梯队建设、选材和技术风格多样化、科学训练减少伤病、提高单兵作战能力等。  相似文献   
426.
运用教学实验法对西安科技大学一年级学生的羽毛球技能进行了程序教学的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学生羽毛球技能的程序教学中,注重强化调控有利于学生掌握羽毛球技能,与传统教学相比提高了教学质量;在程序教学中,应根据动作技能的特点和学生练习实际情况,强化信息反馈调控,将前馈调控、过程调控和反馈调控相互结合、灵活应用,不断的改革大学体育教学羽毛球技能教学.  相似文献   
427.
河北省高校羽毛球课程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河北省高校羽毛球课程的开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河北省高校羽毛球课程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场地建设,完善竞赛制度,提高羽毛球运动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程度,注重对羽毛球专业教师的培养,以促进我省高校羽毛球运动更快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428.
通过实地调查,访谈,收集文献资料,进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南昌市羽毛球场馆基本情况及经营管理现状进行调研,指出南昌市羽毛球场馆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加强羽毛球场馆的硬件设施建设,加大促销力度,改善服务质量,重视科学规划,改善场馆分布不均衡的局面,加强场馆产业经济意识,完善经营管理体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429.
通过对446名高校羽毛球爱好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及原因:(1)在肘、腕、踝等部位容易发生关节扭伤和肌肉拉伤为;(2)技术动作错误;(3)局部负担过重等。通过分析后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0.
Abstract

At the 2012 Olympic Games, eight badminton players were disqualified from the women’s doubles tournament for intentionally losing matches in the group stage. The incident marks the largest mass disqualification of athletes from multiple countries for match-fixing at the Olympic Game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Significantly, it is also the first time that female athletes have been disqualified from a Summer Olympic Games for match-fixing not related to betting or gambling. This essay weaves together two interdependent arguments. First,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incident can be understood through the lens of three separate but interconnected issues: the history of match-fixing, the growth of code of conduct documents in sports, and the regulation of women’s bodies in sports. Second, it is argued that the athletes’ gender is a critical element of the incident. The primary aims of the article are to position the 2012 badminton scandal as a key moment in the history of match-fixing and to suggest that the incident is important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policy cre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