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316篇
综合类   8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为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网球教学质量,实现现代网球教学的智慧化转型,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大数据赋能网球教学智慧化转型的价值意蕴、内在机理与推进策略进行理论挖掘与实践探索。研究结果:(1)大数据赋能网球教学智慧化转型具有助力提升网球教学的精细化与规范化、“人数共育”有效实现学习者个性化发展、推动网球成为体育智慧化教学的典范的价值;(2)探索其转型内在机理发现,智慧化转型的前提、基础、关键与结果,分别呈现为私人订制的服务态度、精准供给的技术支持、实时调控的教学过程与更高水平的运动表现,并认为传统教学思维根深蒂固,理念转向严重滞后;(3)网球大数据技术起步晚,应用层次较为局限;(4)教学人员缺乏专业理论,实践过程脱离数据;(5)网球上手难度大成本高,短时间内较难有提升是当前存在的现实困境。鉴于此,本文从理念、手段、实践与效能四维度提出推进策略:提升用户智慧教学认同感,加强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理论基础灵活式教学,多元考核采用综合性评价。  相似文献   
42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成熟发展,神经调控技术逐渐从医学领域拓展至体育领域。在体育领域应用中,主要以无创神经调控技术为主要干预方式,通过电或磁等无创性手段对大脑皮层进行调节,影响神经系统功能进而提高运动功能水平。采用文献综述法对体育领域中神经调控技术研究进行述评,发现神经调控技术有助于增强运动技能学习效果、提高运动技能表现水平、促进运动康复效果,主要采用无创神经调控技术中的经颅交流电刺激(t ACS)、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进行调控。未来还需结合神经生理学或影像学等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拓展对复杂体育技能的应用。  相似文献   
423.
对人工智能技术在体育旅游自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索,提出基于技术综合应用和机器学习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和可视化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体育旅游自然风险前、中、后全周期管理方式。根据体育自然风险管理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特点,针对性地提出搭建体育旅游自然风险管理系统、明确体育旅游自然风险管理全周期技术要点、加强体育旅游自然风险管理利益相关者责任协同的建议,为体育旅游自然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4.
武术技术审美是武术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意象创构又是武术技术审美的内在生成。运用技术美学和中国古典意象思想探究武术技术审美,剖析其意象创构。研究认为,武术技术作为以身体为存在形态的身化技术,兼具技术美学和意象创构的审美价值。武术技术审美的意象结构包含“意”与“象”两个维度,“意”借武术技术外在形态之“象”赋形,“象”以武术技术内在之“意”塑魂,“意”与“象”结合,营造了主客体交融,充满武术技术生命活力的意象世界。武术技术审美的意象创构有“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味象体道”三个层面,其中,“观物取象”意指武术技术审美的“直观体悟”与“感物起兴”;“立象尽意”是指武术技术审美的“体物得神”与“感物动情”;“味象体道”则是武术技术审美的“象外之象”与“得意忘象”。同时,武术技术审美还有着“原型意象”和“超越性意象”两个层次,原型意象是一种本原性存在的意象,武术技术原型意象体现了集体无意识关联的武术技术文化品格;技术意境是意象的超越,武术技术审美只有深入到“境生象外”的技术意境方能真正感悟武术技术所追求的意象世界。  相似文献   
425.
体育消费是推动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探索区域异质性视域下体育消费发展的现实路径对促进体育消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定性分析与逻辑演绎方法,以区域异质性的理论视域为逻辑原点,在明晰区域异质性视域下体育消费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剖析体育消费发展现状,通过分析动力要素及要素间相互作用机制,提出促进区域异质性视域下体育消费发展的现实路径。研究认为,政策调控与引导、网络数字技术、体育消费供给提质扩容、体育消费率提升是促进区域异质性体育消费发展的主要动力要素,各要素间通过相互作用机制与循环作用机制共同实现体育消费的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依据区域异质性体育消费的现实形态,从体育消费政府路径、科技路径、供给路径、人口路径4个层面提出健全体育消费政策,强化体育消费保障;创新体育“新基建”,拓宽体育消费数字化模式等现实发展路径,以期适应区域异质性体育消费的发展规律,实现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26.
体育在线教育不仅是疫情期间国民体育素养普及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体育教育国际化的必经之路。为了更好优化现有模式、建设我国体育在线教育特色发展之路,本文利用“使用与满足”“技术接受与统一”理论模型对我国六所体育优势高校学生运动员的使用意向进行研究,通过SPSS和AMOS软件分别对有效的240份调查问卷数据及假设模型进行分析与验证。研究结果:群体整体接受水平中等偏上;便利条件、社群影响、情感需求、绩效期望显著正向影响使用意愿,而认知需求与付出期望并不显著。建议:走涵盖师生培养体系、道德文化引领、多元评价标准、平台空间布局四元素的一体化循环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27.
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与政府间的和谐共生是推进体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和基础工程。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基于共生理论视角探讨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与政府间的关系,为突破单一化政会关系瓶颈提供思路借鉴,为形成互惠共生关系提供现实指导。研究认为:协会与政府的共生发展关键在于从理念认同机制、协调联动机制、责任共担机制以及约束制衡机制层面厘清两者共生的运作方式。建议:以协会章程为准则,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协会回归市场,有效实现自我增能;以复合型人才培育为桥梁,强化共生匹配性;以优化会员队伍建设为基石,增强共生融合性;增强民主参与度,提升协会社会公信力;建立信用信息平台,加强协会诚信建设。旨在为推动脱钩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理论支撑与依据,并促进协会与政府走向“互惠共生”。  相似文献   
428.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三大体系”的核心。通过梳理我国体育学学术研究发展现状,发现当前存在学术研究创新性较弱,原创性体育理论成果不多;学术成果转化率较低,回应体育实践需求度不高;学术研究方法借鉴较多,特色研究方法不足;学术研究平台建设较慢,学术争鸣氛围不浓;学术研究主体多元协同不够,学术评价体系建设迟缓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要以“四个坚持”为根本遵循,从学术理论体系、学术研究组织体系、学术平台支撑体系、学术评价考核体系4个维度,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认为应围绕学科发展建立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理论体系、围绕共同体宗旨建立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组织体系、围绕学术繁荣建立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平台支撑体系、围绕创新生态建立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29.
体教融合是推动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创新举措,是助推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为推动体教融合多元主体的治理效率,借助SFIC理论模型,从协同治理参与体教融合的现代语境入手,在诊断我国体教融合发展样态及困囿的基础上,探讨协同治理的推进路径。研究发现,协同治理是体教融合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但在具体实践中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举措“疏堵”效果不明、制度空间落后、联动机制单一等方面的桎梏。为此,提出基于SFIC模型的体教融合协同治理推进路径:厘正多元主体协同目标及动机,夯实启动条件;实现“国家—政府—学校”的纵向贯通和“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的横向融通,加强催化领导;推动体制改革,简政放权,完善监管评价主体及体系,升级制度设计;以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为平台,推动“六方联动”,促进协同过程;形成制度、资源、学训及赛事“四方融合”局面,巩固协同成果。  相似文献   
430.
新发展阶段全方位提升居民健康水平,保障全生命周期健康,是推进我国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任务。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是实现我国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研究认为:新发展阶段体医融合人才培养应以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服务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提升学生公共健康服务能力的目标为导向。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体医融合人才培养困境并提出,以树立“主动健康”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生成体育与医学交叉的运动医学专业,构建以预防和健康促进为核心的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多元主体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等四个方面,来实现体医融合人才培养的过程设计和路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