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9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因为自己还没有一本作品结集,所以总觉得没有资格为别人的文集写序。至于为一位尚未谋面的作者写序,更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今天我竞然破了例,而且决定写完以后,一定要赶在今晚作者出国之前把它送上门去,并希望能有机会促膝倾谈一番,是因为通过他的作品,看到他在新闻写作中所追求的,竟和我那么一致。庄子说过:“空谷闻跫音则喜。”对我来说,则不仅是喜,更重要的是思。 我一直在思索:新闻作品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达到的是什么?总结几十年走过的新闻道路,我终于抽象出来两个字:感染。十多年前,一位普普通通的读者给我写信说:“生活感染了你,你又通过自己的笔感染了读者。”我一直惊讶这样一位并没有研究过任何新闻学的小学教师,何以能把新闻作  相似文献   
62.
新闻界不乏行家里手,而且,不少同志还善于在辛勤笔耕之余,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思索在编辑记者生涯中的成败得失,使之成为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把一些同志的这种财富,以短小精悍的系列篇形式,公诸于本刊,奉献给同仁,使读者能从中受到某些启迪,即是我们的初衷和愿望。从这一期起,本刊将陆续推出个人专栏,其效果如何,请读者鉴评。  相似文献   
63.
我的新闻生涯,也是从经济报道开始的。50年代是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的时代,经济报道理所当然地成为党报的主体。但是,当时的经济报道基本上是亦步亦趋地追随苏联《真理报》的模式,逐渐地形成僵硬、枯燥、过于专业的面目。“外行看不懂,内行不屑看”的矛盾在那时已经非常突出。作为一个年轻记,一直有志于从这种樊篱中有所突破,并作过某种尝试。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64.
我自认为不算个懒人,可是这回对于费伟伟交给的作序“任务”,却真是懒得可以。从今年7月19日他把书稿交给我到今天,整整四个多月过去了,面前的稿纸还是一片空白。懒是有原因的。主要原因还是深切感受到了后生可畏。懒由畏生。费伟伟是人民日报一位富有才华的年轻记者。当我还在人民日报工作时,他刚三十出头,却已经当了十多年记者,写出过不少出色的报道,有的还受过中央领导同志的称赞,我喜欢他的写作风格,有才气,有棱角,没有那么多的八股气,所以经常在评报的时候表扬他几句。不过由于忙,没有认真对他风格的由来作过研究。这…  相似文献   
65.
关于舆论导向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舆论导向问题的思考范敬宜9月26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人民日报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必将对人民日报以至整个新闻工作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最近,人民日报编委会和全社同志反复学习领会江总书记的讲话,研究如何按照中央要求,真正把人民...  相似文献   
66.
最近,人民日报社举办了李泓冰作品研讨会。与会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李泓冰的作品发表了意见。这里转载范敬宜、李仁臣同志在会上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7.
记者的“戏路子”要宽(等六则)范敬宜1996年8月7日今天一版头条《中国体育代表团载誉归来》、特写《祖国感谢你们》以及压题照片,均出自王霞光同志一人之手,辛苦自不待言,即就记者一专多能来说,也是值得倡导的。我一直提倡记者的“戏路子”要宽。这个“戏路子...  相似文献   
68.
1996年开始了。本刊特请首都几家主要新闻单位的负责人发表谈话或撰写文章,谈新的一年里的新打算。这些谈话虽都是结合他们本单位的各自特点的,但对我们新闻界也有普遍的借鉴意义。现刊登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9.
求阙     
去年,一位事业有成的年轻企业家来找我,要求为他写一个横幅,内容就是“求阙”(在古文中,“阙”与“缺”同义)两字。当时我感到很奇怪,像这样春风得意的年轻人,要我写的往往是“腾飞”“高翔”之类的吉言、豪语,为什么他偏偏选择了“求阙”呢?  相似文献   
70.
小黄同志: 你来信说,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下去采访的时候,内心非常感动,回来汇报的时候,讲得也很生动,可是写出报道来,却变得平淡乏味,不那么感人了。为此,你很苦恼,希望我能给开一副治疗这“病”的“药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