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9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32.
莫忘博物馆     
我访问过不少发达国家,发现一个“奇特”现象:文化场所中最称得上门庭若市的,不是影剧院、歌舞厅,而是博物馆。在美国华盛顿,很少能见到排队现象,只有博物馆是例外,即使晚上八九点钟,门口还排着长龙,馆内灯火通明,人头攒动。法国的卢浮宫,更是每天从早到晚人满为患。参观要分批入场,因此大门外广场上总是聚集着成  相似文献   
33.
人们常说,现在出版的新书,特别是专业类的新书,能够一口气从头至尾读完的,实在太少。我也有同感,不过也有例外,南振中同志的新著《与年轻记者谈成才》便是其中之一。我整整用了5个晚上的时间,几乎一字不漏地读完了这本402页的新书。屈指算来,我和南振中同志相识已将近20年,可以  相似文献   
34.
前些日子,《新闻战线》的总编辑告诉我,他们准备做一个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专题征文,希望我写一篇文章谈谈当年《莫把开头当过头》的采写过程和感悟。我听了既高兴又发愁。  相似文献   
35.
学习贯彻胡锦涛考察人民日报社时的重要讲话,仍然是全国新闻界当前最重要的任务。范敬宜等同志的两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论述,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6.
新闻敏感与文化积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新闻敏感无疑是极端重要的素质之一。新闻敏感从何而来?通常强调的是深入采访、认真思考加上人生阅历,等等。  相似文献   
37.
最近,丁关根同志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谈到要提高宣传艺术水平的问题。徐惟诚同志也曾多次强调这个问题。这引起我的思考:中宣部的领导为什么如此重视这个问题?今天突出提出这个问题究竟有什么现实意义? 我理解,关根同志讲的宣传艺术,决不是单纯的新闻写作技巧或节目制作技巧,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可读性、可视性、可听性,主要是指在新形势下通过新闻手段对各种复杂矛盾的把握、驾驭和调节,使舆论引导和调控收到最佳效果。归根到底,是为了使新闻宣传更加有效地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使党的基本路线得到更加顺畅的贯彻,使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亿万人民所理解和掌握,从而真正达到“团结、稳定、鼓劲”的目的。加强舆论引导,为什么必须提高宣传艺术?我想至少有这样三条理由: 一、人们对宣传工作的要求高了。今天,由于经济结构、利益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心理状态也随之发生变化,过去的一套传统的宣传方法越来越不适应这种状况。我们党的宣传工作有很多优良传统,有丰富的经验,但是也不可否认,过去的宣传工作主要是为政治  相似文献   
38.
范敬宜文章向来是一种享受。从这篇娓娓道来的故事中,我们读到了丰富深厚的文化素养与人文精神,感受到新闻界老前辈的殷殷期望。本刊新辟《闻人说文》专栏,即为加强新闻队伍文化建设,请闻达之士"布经传道"。  相似文献   
39.
《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这篇述评,五月十六日在人民日报刊登之后,《新闻战线》编辑部的同志要我写一下采写体会。从何说起呢?苦思了半天,还是从这篇东西的产生过程说起吧! 今年年初以来,我们农村部按照党的三中全会精神,组织了一些尊重生产队自主权,因  相似文献   
40.
40多年前的一个晚上,刚跨进东北日报不久的我正在上夜班,从电稿里看到人民日报记者金凤写的一篇通讯:《空军英雄赵宝桐》。这便是我“认识”金凤的开始。当时正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决战阶段。通讯里描述的英雄事迹,使我热血沸腾。特别是记者充满激情的富有个性的文笔,深深地感染着我。从此,’‘金凤”这个名字,便和魏巍、李庄、田流、沈建图、蒋元椿(江南)、刘克林等在朝鲜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名记者、名评论员一起,铁刻在我脑子里,成为一生崇敬的对象。但是,那时新闻界很少宣传自己,著名记者、评论员的身世、经历从不公开披露,更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