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9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九卷本《梁衡文集》不到四个月时间已经印刷了三次,累计发行约六万套。2003年7月8日,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来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参加由该院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首次“《梁衡文集》出版座谈会”。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梁衡和即将走上新闻工作岗位的学院毕业生为代表的老中青三代新闻人围坐在一起,围绕《梁衡文集》的出版畅谈梁衡多年的新闻追求及当前新闻业、学界存在的问题等。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说:像梁衡同志这样的中年新闻工作者出  相似文献   
2.
前些日子,《新闻战线》的总编辑告诉我,他们准备做一个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专题征文,希望我写一篇文章谈谈当年《莫把开头当过头》的采写过程和感悟。我听了既高兴又发愁。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闻评论的渊源可以上溯到2000多年前先秦时代的论说文。19世纪70年代以来,这一文体与大众化报刊紧密结合,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评论。因其对社会进程广泛、深刻的影响,著名的评论家曾被誉为“一笔胜过百万师”,经典的评论则往往成为历史转折点的标志。然而如此辉煌灿烂的新闻评论历程,却至今缺少对其进行全面总结的专著。这是学术研究领域的一大憾事。去冬今春,具有补阙性质的《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研究》(以下简称《评论发展研究》)的付梓面世,为这一研究领域增添了一部极具特色的力作。该书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胡文龙教授主编,中国…  相似文献   
4.
如果有一种人,他的人生是为了某种事业而设定,范敬宜先生也许就是其中的一个。2002年,已过古稀之年的他应聘进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担任并非名誉的院长、讲授并非选修的基础课程,曾是轰动一时的“新闻圈里的新闻”。其实正如一篇报道中所说,做出这样的选择对先生来说并不意外,他只是换种方式来继续他与新闻的不解之缘。如果从进入圣约翰大学的1949年算起,他和新闻结缘已经54个年头了。50多年来,无论身处何地、境遇如何,他从未放下过手中的笔,也从未改变过对新闻事业的执著。如果用“作为一名优秀的记者”来概括先生的事业,也许可以用“…  相似文献   
5.
范敬宜办报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乔申颖 《大观周刊》2012,(36):I0001-I0001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成果惠及人民、文化建设依靠人民,把发展文化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推动更多的资源投向基层、更多的服务延伸到基层,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实现文化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7.
虽然今年以来范老师的身体一直不好,虽然反复住院不见好转也曾让我心里疑惑,但我竟然没有想过他会离开.还记得9月他因为发烧住院.病房号是518,他还开玩笑说:"医生跟我说这个号码多好啊,518我要发,我说后面还要加一个字,是‘我要发烧'才对!"那时笑语晏晏如在眼前,每念及此,泪不能禁.  相似文献   
8.
乔申颖:他是新闻热情的源泉 在2009年《经济日报》年终评估时.在报社工作多年的乔申颖获得了“热爱新闻事业”、“敢打硬仗”的好评。同事们时常问她,为什么对工作如此有热情。面对这些问题,乔申颖却无法作答。“我没有办法告诉他们,那是因为我知道自己载着什么样的期望”。  相似文献   
9.
乔申颖 《今传媒》2003,(2):32-36
范敬宜是当代著名报人,他1951年投身新闻事业,历任《辽宁日报》副总编辑、《经济日报》和《人民日报》总编辑等职,2002年,应清华大学邀请,出任该校新闻与传播学院首任院长。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新闻生涯中,他采写和策划的许多报道受到中央领导和普通百姓的一致肯定和喜爱。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满意的报道效果水乳交融是他的新闻实践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