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41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142篇
教育   12205篇
科学研究   2179篇
各国文化   55篇
体育   570篇
综合类   665篇
文化理论   84篇
信息传播   2394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357篇
  2022年   277篇
  2021年   426篇
  2020年   499篇
  2019年   374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283篇
  2016年   458篇
  2015年   701篇
  2014年   1226篇
  2013年   1074篇
  2012年   1314篇
  2011年   1358篇
  2010年   1139篇
  2009年   1135篇
  2008年   1443篇
  2007年   1211篇
  2006年   917篇
  2005年   860篇
  2004年   636篇
  2003年   545篇
  2002年   442篇
  2001年   420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心怀理想之光,走向三尺讲台,历经酸甜苦辣,依然相信未来。教育之路,并非全是鲜花绽放,更多的是荆棘密布,杂草丛生。作为教师,常常会面对各种压力与挑战,那么,我们如何能在这条路上披荆斩棘,向阳而生呢?我想这诸多品质里有一个核心要素:韧性。  相似文献   
62.
创伤叙事是一种解剖个人和公众创伤,帮助读者接触创伤经历的虚构叙事方法([1])。19世纪俄国文学的杰出代表托尔斯泰,其创作时期正是当时剧烈变动和紧张探索的时期。从《安娜·卡列尼娜》和《克莱采奏鸣曲》中可窥出,托翁的世界观发生着巨变,精神探索极为紧张,是"托尔斯泰"主义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作品直接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探索和探索中展露的个体或集体的创伤,在虚拟的叙事中模拟着个体或集体时代下的创伤经历。  相似文献   
63.
刘幸  施克灿 《教育研究》2021,42(11):86-95
作为一个对应于英文"eduction"的译词,"教育"创自日本文部省官僚箕作麟祥之手,并且在创始之初,就指向了现代教育体制的一些重要特征.但在明治时代的前20年,以"学"、"教学"为核心的传统话语体系仍旧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且随着"儒教主义"的盛行,一度在日本占据上风.1890年《教育敕语》的颁布,最终宣告了"教育"一词成为主流,并且浸透到了普通日本人的话语之中.这个转变,一方面见证了文部省推行现代新式教育的成功,另一方面也见证了日本教育逐渐偏向天皇体制的过程."教育"一词在20世纪初随着各类东洋新名词传入中国,但中国人接纳这一新词,主要是从建设现代教育制度的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64.
黄芳 《比较教育研究》2021,43(2):65-72,81
"素养"概念在进入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之前已历经较长时期的发展和演变,积累了丰富的意涵和思想。在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下考察"素养"的概念史,发现其制度化过程包括发端于美国的"理论化"阶段(20世纪初至70年代)、传播至英国等国家的"合法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以及制度扩散的"全球化"阶段(21世纪以来),呈现"同质化"和"松散耦合"现象,中国的"素养"概念正是作为制度的"素养"教育在全球扩散的产物。基于"素养"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和内在张力,应重视概念背后的多重内涵和价值取向,立足终身教育目标统合教育发展理念,并关注"素养"概念在"松散耦合"机制下的本土化建构,为全球教育发展提供"核心素养教育"的"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65.
探讨全球教育治理的向度与限度,有助于防止其因外延的过度泛化而丧失作为一个专有术语存在的价值.全球教育治理被理解为一种已然存在或正在成为现实的实践,与三方面事件和趋势分不开:一是教育领域出现了需要跨境合作治理的难题;二是教育日益被视作全球共同利益;三是国际组织的产生及对教育事务的介入.全球教育治理很多时候也指称一种解释和指导解决全球教育问题的理念,被假设为一种正和博弈性质的多层教育治理框架.但是,国家中心治理对全球教育治理的限制使之面临失灵挑战,并因此决定其了限度.  相似文献   
66.
杨羽  李护君 《江苏高教》2021,(12):71-75
美国私立研究型大学章程具有合理合法、公开透明、权利保障和实事求是的执行特征.大学章程在执行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组织内生模式的特色:强调大学自治、多元主体参与及权责统一,具有特定的行政性和学术性.大学章程执行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执行力由接受力、变通力、组织力和协同力构成,各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大学章程执行效力的发挥.美国私立研究型大学的章程执行模式、执行特征和执行力构成要素对于中国大学章程有效执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7.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几乎具有社会的全部要素,无论经济的、文化的,还是政治的。于是,家庭就成了社会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家长,则成了家庭全部活动的责任人--组织者、管理者、负责人。当然,家庭职能的优劣,就取决于家长的素质。  相似文献   
68.
孙小伟 《教育与职业》2021,(13):107-112
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高职思政课需要摆脱"为教而教"的藩篱.连接的高职思政课堂是基于联通主义思想的课堂形态创新,在个体学习层面体现为围绕思政内容构筑多向度的复杂学习网络,在学习组织层面体现为师生通过创新交往实现思政教育的价值,在课堂表征层面通过任务化、情境化、个性化交织构筑动态课堂.对此,文章从学习者、教师、教材以及在线资源及学习数据等关键环节构建了连接的高职思政课堂形态建构模型,在实践基础上探寻了连接高职思政课堂的关键策略.  相似文献   
69.
吴宝明 《教育与职业》2021,992(16):105-109
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制度体系中产教融合文化制度、产教资源统筹发展制度、产教供需双向对接制度、产教融合中企业主体制度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制度五个次制度体系的功能定位,既勾勒出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制度体系的框架,同时还凸显了产教融合制度体系的逻辑结构.建立健全伦理道德建设、强化制度创新的实效性、增强制度体系的可操作性以及提升利益相关方的治理水平,是新时代优化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制度体系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70.
吴宝明 《教育与职业》2021,992(16):105-109
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制度体系中产教融合文化制度、产教资源统筹发展制度、产教供需双向对接制度、产教融合中企业主体制度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制度五个次制度体系的功能定位,既勾勒出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制度体系的框架,同时还凸显了产教融合制度体系的逻辑结构.建立健全伦理道德建设、强化制度创新的实效性、增强制度体系的可操作性以及提升利益相关方的治理水平,是新时代优化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制度体系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