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教育   81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张苛苛 《文化学刊》2023,(12):119-122
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豫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优秀基因是当代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和动力,文化自信自强为实现豫剧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条件。文章分析了豫剧的特点,基于对豫剧与文化自信的内在契合性的深入探讨,明确了豫剧传承与发展的生存困境,并从传播方式创新、群众基础夯实、培养人才队伍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点豫剧传承与发展的建议路径,希望能够为我国豫剧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2.
桑振君不仅是豫剧的重要传承者,而且开创了豫剧桑派,为豫剧的发展创新做出了贡献。她对豫剧声腔艺术的贡献,是从"误打误撞"开始,即由不自觉的、甚至迫不得已的"借鉴",到自觉、主动,甚至有意识的引入别人的长处。她的唱腔设计在与琴师的合作中能起主导作用,是因为她自有一套"章法"。她后期在邯郸东风豫剧团的教学实践,为她的豫剧创新提供了一个新的舞台天地,为桑派艺术奠定了厚实的艺术基石。  相似文献   
63.
2013年12月,程琳做客山东卫视《天下女人》节目,畅谈了从一名普通歌手到幸福妈妈的快乐生活。父母的熏陶引领程琳走上音乐之路程琳,1967年10月生子河南省洛阳市,父母从事豫剧表演工作,父亲是洛阳艺术学校的创始人,培养了一  相似文献   
64.
李娉 《兰台世界》2014,(11):155-156
本文在对康乾时期河南豫剧进行宏观概述的基础上,指出此时河南豫剧音乐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口头传唱、音乐柔美;受众广泛、娱乐性强;贴近生活、共同创作的特点,从而探讨出康乾时期河南豫剧音乐传承与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65.
戏曲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它那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色彩斑斓的舞台服饰、自具韵味的流派唱腔,无不充满着神奇的魅力。然而,当流行音乐风靡神州之时,我们传统的戏曲音乐受到了很大冲击,特别是现在的孩子们对此更是了解得少之又少,有的几乎是一无所知。因此,在新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如何用新的教育手法来进行戏曲教育,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66.
67.
豫剧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享有很高的声誉。而今,经济全球化对豫剧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广大豫剧工作者应将振兴豫剧作为自己重要职责和使命,从与时俱进、制定规划、培养人才、改革剧团、创新剧目、传承创新六个方面寻求豫剧的创新发展路径,实现豫剧的再度繁荣,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守护中原人民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68.
河南豫剧为我国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中原人们的喜爱。而民族声乐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与国际化接轨,除了有中国特色之外还加入了更多国际化元素,是起更加科学、现代。易于被广大中国人民甚至是世界人民接受、喜爱并发扬光大。两者看似没有联系,经过研究却发现两者不仅有相通之处,更可以相互借鉴、运用。  相似文献   
69.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剧的复兴值得广泛关注。回顾豫剧乃至中国戏曲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豫剧繁荣与衰败的规律。探讨现代大众文化对豫剧的冲击,可以认清豫剧发展的现状。大众文化的消费主义倾向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有必要用体现中原"小传统"的豫剧来纠正这些不良影响。豫剧的振兴需要借鉴大众文化所催生的新艺术形式来增强生命力。  相似文献   
70.
马儒 《湖北档案》2012,(10):37-40
苦难"戏子"1923年10月24日,在河南巩县(今巩义市)南河渡乡董沟村的一个破旧窑洞里,诞生了一个眼睛溜圆、哭声响亮的女婴。初为人父的张茂堂高兴之余,想起自己熟悉的一句唱词"妙龄女郎,秋波若水",于是给自己的这个女儿取了一个可心的名字叫张妙玲。为养家糊口,张茂堂除了耕种祖传的五分多薄地外,经常到附近的小戏班里唱戏,并给自己取了个艺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