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想父亲     
【紫音插话】7月,让身体飞出校门,抛开一切烦恼,让灵魂出窍,进行一次忘我的愉快阅读漂游。两位作家笔下的父亲形象,都感人至深。两位父亲对待儿子的方式不同:一个关注儿子的品行,用中国最传统的教育方式——痛打;一个注重儿子的知识教育,哪怕负债累累,也坚定不  相似文献   
62.
说村落     
我们对村落意义的删节,并不单单是因为社会发展所致,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农民的背叛。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人们把村落、村庄、乡村等而视之,笼统解释为农民们聚居的地方。但若仔细辨认,村落、村庄、  相似文献   
63.
我们的写作,真的是景象天堂,美不胜数,应有尽有,连早年许多作家和批评家说的我们不缺技术,不缺语言,只是在写作中缺少了情感的那种怨报,今天的我们也很快补上了这一缺课的憾事,很快有了一部又一部情感充沛、冲击力风来雨去的上乘之作.确切的。我们的文学不再缺少什么了。  相似文献   
64.
父亲的树     
记得的,1978年,如同冬后春天乍到,万物恍恍惚惚苏醒了,人世的天空也蓝得唐突和猛烈一忽然。农民分地了。田是我的了,物随地走。那树自然也该是我家的私有财产。于是,大的和小的,泡桐或杨树就都被砍了。先把树伐掉,抬到家里去,如果有一天政策变了,又把田地收回到政府的账册和手里,至少家里还留有一棵或几棵树。就这样,大家相互学习,相互攀比,只几天时间,田野里、山坡上那些稍大的可做檩梁的树木就都不在了。  相似文献   
65.
中国当代文学长期处于一种集体主义或半集体主义的创作状态,受到来自意识形态、批评家和文学思潮、市场三个方面的宰制。在我看来,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20世纪文学的历史已经向我们表明.那些我们今天依然谈论的文学经典无一不是对写作中“个人主义”的极端展示。中国的鲁迅、沈从文、张爱玲、萧红,国外的卡夫卡、胡安·鲁尔福、马尔克斯,他们的写作无疑都是个人主义的重大收获。在今天。我们谈中国经验.也是要找到它和个人之间的现实连接,将它落实到每个作家身上。因为世界的中心就在作家的内心和灵魂中,就在作家充满“个人主义”写作的笔下。  相似文献   
66.
《变形记》是20世纪最为异类的经典作品之一,给整个世界文学带来的启示和变化,无异于一粒种子和数年后满布各国的一片粮禾,一粒星火与几乎燎原了整个世界的一片红光。然而,它在于我,在20多年前的第一次阅读之后,埋下的却是我对故事无法释怀的困扰和不解。简单说,就是《变形记》中的一个硬邦邦的"假"字,使我如刺梗喉,长时间对这部经典无法接近和深入,只能是敬畏地沉默,如同仰望山顶的寺庙。我无法明白,一个人如何会在一夜梦醒之后,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正如你家门前的一棵花草,在转眼之间,结出了一颗巨大的苹果,这情景让人无法相信、不敢相信。  相似文献   
67.
说村落     
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 人们把村落、村庄、乡村等而视之,笼统解释为农民们聚居的地方.但若仔细辨认,村落、村庄、乡村似乎应该有些什么差别,比如说乡村必然是在偏僻的乡下,而村庄就有可能独立出现在繁闹的城市.  相似文献   
68.
我从教32年,有21年呆在高三;进入本世纪,我连续14年在高三打拼。虽然说自己有多年的高三经历,即使到现在,自己也没有真正能读懂高三,更没有真正能读懂高考。对高三也好,对高考也好,自己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尽的心结,有一种欲说还体的感觉,把这种模糊的内心感受变成几个词语,那就是:敬畏,给力,享受。一.敬畏高三。敬畏高考。高三是我们高中学校的一个教育特区,高考是我们高中教师的一个事业高度。正因为高三和高考的特殊性和神圣感,使得每一个高三人部像敬畏自然一样敬畏高三,都像敬畏生命一样敬畏高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