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篇
体育   39篇
综合类   3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成人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高等学校向社会服务的具体体现.由于历史的惯性,多年来,体育院系的成人教育多偏重于学历教育,尤以函授为主,而忽视了成人教育的其他学习方式,尤其是职业培训,致使在社会转型的今天,原有的工作重心受到了冲击,个别院校甚至已难以为继.在描述体育院系成人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入手,以理性分析的视角探讨了新形势下体育院系成人教育工作的转型问题,以期为体育院系成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62.
历经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年轻的共和国,以其矫健的步伐,从愚味走向文明、从短缺走向了富足,从封闭走向了开放,巍然耸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谱写了一曲民族奋进的诗篇。 在华夏这块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新中国的学校体育经历了从无到有,继承与发展、引进与创新的发展过程。虽曾有过“大跃进”和“文革”令人心酸的一幕,但学校体育的的确确以一个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  相似文献   
63.
广州市市民参与体育和大众传媒互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针对广州市居民对大众传媒中的体育传播内容的关注程度、需求特点 ,以及大众传媒和人们的体育意识、体育行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就大众传媒如何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体育需求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4.
休闲体育的本质探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运用哲学、社会学、休闲学理论与方法,从人的本体出发,以体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为脉络,通过对休闲体育和体育休闲、休闲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对比分析,对休闲体育的本质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业界同仁对休闲体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讨论,使人们走出休闲体育混沌的认识状态。  相似文献   
65.
广东省实施"体教结合"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运用献法、典型调查法等实证的方法,并结合广东省竞技体育发展的实际,及其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探讨了“体教结合”的基本内涵、基本规律,有效地提出了广东省“体教结合”的运作方式及其基本对策,为体育后备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进一步提高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6.
广东省成人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认为:广东省的成人体育教育,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数学评价,教学方法等均有待改进,并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对成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7.
体育场地设施地体育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广州市居民小区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通过对广州市白云、黄埔区居民居信小区体育设施的调查,提出了小区的体育设施在规划、管理、使用等方面存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有关部门加强对居信小区施规划化的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68.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区体育──社区体育行政与社区体育计划广州体育学院吕树庭,韩会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城市体育以社区体育作为工作重点。”为此,如何发展城市社区体育便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本文拟就社区体育行政与社区体育计划谈点浅见。一、社区体育...  相似文献   
69.
新中国女子竞技体育跃迁致因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中国女子竞技体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已引起了全球性的注视,为了探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社会主义制度是女子竞技运动的保障,中国女性在参与社会活动和妇女解放方面和西方相比,中国女性占着较大的优势,社会审美观念的变化是导致女子竞技体育阶段性特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0.
试图从体质人类学的角度对中国女子竞技体育跃迁现象的形成机制进行探讨。我们收集了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全国性体质调查资料,分别计算了各国男女各项指标均值的差值,然后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比较男女差值的大小,以判断中困女青少儿是否存在着体质上相对优势。结果表明:与美国相比,中国、日本女青少儿在体格发育上(体重、克托莱指标,坐高指数等)存在着相对优势。体现出东方女性的种族优势;与日本相比,除部分指标(身高、肺活量、仰卧起坐)外,绝大多数指标,中国女青少儿并无相对优势,某些指标(胸围,臂力,垂直跳)相对较弱。提示,中国女青少儿体质上的优势并不明显。文中探讨了中国青少儿的体质状况与中国女子竞技体育跃迁现象之间的机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