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42篇
信息传播   6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朱大明 《科学学研究》2009,27(2):161-165
 简要论述科学评论的广泛性和意义,分析科学评论不景气的原因,提出促进科学评论的基本对策,包括加强“科学评论学”研究,积极开展科学评论活动,遵守科学评论的学术规范。  相似文献   
72.
【目的】为正确理解和执行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为规则的修订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对《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的概念内涵进行逻辑分析,指出其引文页码著录存在的问题。【结果】 对“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时,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外著录引文页码。”这一表述提出了修改建议;提出多次引用同一篇期刊析出文献的引文页码著录方法。【结论】 建议“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修改为“多次引用同一文献”,进一步明确其页码著录方式。  相似文献   
73.
审稿对科技期刊论文质量的创造性贡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编辑和同行专家对稿件的鉴审是保证科技期刊论文质量的必要环节,审稿不仅仅是对稿件质量和发表价值作出恰当的评判,而且可以对原作有创造性贡献。所谓创造性贡献即对原稿内容提出了有创见的补充、修改意见和建议,并为作者所认可或采纳,从而使论文在创新性、科学性和应用性等方面的质量水平有实质性提高。审稿对论文质量创造性贡献的具体内容是多方面的。应积极提倡和鼓励编辑和审稿专家对稿件内容作出创造性贡献,以促进科技期刊学术质量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4.
如何正确认识科技期刊自引的合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科技期刊自引客观性的认识,分析期刊自引率的影响因素,包括期刊专业性、重要性、学科独立性、期刊核心作者、读者群,以及期刊编辑干预和作者主观能力等因素。认为应全面客观地看待期刊自引,并自觉遵循参考文献引用原则。  相似文献   
75.
朱大明 《编辑学报》2014,26(4):334-334
正笔者对正式出版的科技期刊随机抽样检阅发现,大多数中文期刊论文摘要和关键词的编排都采用"摘要"字样+冒号(:)+摘要,以及"关键词"字样+冒号(:)+关键词的排版格式;而英文期刊基本上都采用"Abstract"+空格(或另起行)+摘要,以及"Keywords"+空格+关键词的编排格式。笔者认为,"摘  相似文献   
76.
参考文献"合理自引"与"不当自引"的区分标准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朱大明 《编辑学报》2004,16(1):76-76
国内科技期刊界只要谈及参考文献的引用,就必然涉及到自引问题,如文献[1]即指出了自引现象的某些弊端;而文献[2]则对自引总引比应"趋于零"提出了质疑,指出应区分"合理自引"与"不当自引",并"从审稿源头上遏制不当自引",笔者对此表示赞同.但文献[1]仅从统计学意义上列举了国内外一些重要或权威学术刊物自引现象的"合理性",而未从原则上提出区分"合理自引"与"不当自引"的标准.对此,笔者认为:广大的作者和编辑要控制或杜绝不当自引,同时承认合理自引的"合理性",首先要有一种理性认识,并相应制定出区分合理自引与不当自引的原则性标准.  相似文献   
77.
78.
抽样统计表明,我国科技期刊论文引用的中外文献存在明显的年代差现象,综合引文年代差为6.53年;各专业期刊的中外文引文年代差不同.对其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推测,认为理论上可以将科技期刊中外文引文年代差作为中外科技学术研究水平差距的文献计量学的一种参考度量,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9.
“实验”与“试验”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奏验”与“试验”释义及其概念的辨析,提出正确使用“实验”与“试验”的要则;并举例说明,在科技写作及编辑中,应根据具体语境,注意正确辨别使用“实验”或“试验”,以确切表达其概念。  相似文献   
80.
朱大明 《课外阅读》2011,(12):248-249
在新课程改革以来在教学工作中,我通读对教材的反复分析,听课请教,编写教案,落实教学目标,上好每一节课,并不段的总结,花了大量的精力。可还是感觉效率比较低。几年后翻开以前的教案,反思当初的教育教学方式,颇有些感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