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教育   70篇
科学研究   9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是综合运用英语知识能力的实践活动。其中,听和说是语言接受能力,读和写是语言输出能力。著名教科书作家亚历山大说过:  相似文献   
72.
文章通过对苏教版和人教A版(必修1)函数模型部分进行比较研究,提出建模教学应由浅入深,有层次推进,注重对学生建模意识的培养;建模素材应取自真实问题,且要适合学生的探究水平;应丰富建模内涵,内化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73.
杨彦 《华章》2012,(13)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通过言语行为对学生传授知识,而且非言语行为对学生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正确的体势语言会收到调动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关注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体势语言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1序言 代数的抽象性使得学生在学习时遇到不少困难,往往需要结合一些具体的直观形象来辅助学习,这与我国课程所提倡的“数形结合”思想不谋而合英国作为世界课程改革的先驱之一,其课程注重实用性和能力培养,具有鲜明的国家特征。本文试通过对其初中代数课程进行仔细研读,将课程呈现过程中“数形结合”的特点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75.
跟我做     
今天老师像往常一样来给我们上作文课。当老师说要玩一个游戏时,同学们都很兴奋。老师说,这个游戏的名字叫"跟我做"。老师先让同学们从铅笔盒里拿  相似文献   
76.
一、西方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综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首先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教师教育界兴起,进而影响到世界的教师教育。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从认知心理学、批判理论、后现代主义等理论与思想流派里吸取了丰富的营养,为自身的成长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它针对技术型教师观和能力本位的教师教育模式的弊端,提出了反思型教师观和反思型教师教育模式。它认为教师不应被看作是技术人员,不应是用别人设计好的课程达到别人设计好的目标的知识传授者,与之相反,反思型教师应是学者,是研究者,他们一方面具有…  相似文献   
77.
小蕊是高二(13)班的班花,刚一入学就有男孩子向她暗送秋波,但前几天,她来心理咨询室找我们道出了现在的烦恼。高二年级有位“帅哥”语文老师,是她们班的班主任,在学校里是有名的才子。他不仅有艺术家的气质,更有文学家的才华。在开学报名时,小蕊就对他产生了好感。  相似文献   
78.
以活动为载体实施"知识工程"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工程”实施以来,已成为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为图书馆事业繁荣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我馆抓住了这个有力契机,以活动为载体,将“知识工程”有效地运转起来,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就图书馆如何开展“知识工程”建设活动略述如下:1...  相似文献   
79.
汉英双向机器翻译系统BT863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将经验主义方法与传统的基于规则的理性主义体系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面向实例、基于模式的机器翻译路线,并在这一翻译路线的指导下,以分析与生成一体、面向生成为基本实现策略,实现了一个面向汉英日常用语的汉英双向机器翻译系统BT863。  相似文献   
80.
课程标准认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叶圣陶先生的所谓"让课堂活动来",我认为应该的是开放、探究、自主为主要学习方法的课堂教学形式。现今,新课标在教材的编排上就突出了这一点。每一章节都构建了知识产生、发生、发展过程的"思考"、"观察"、"探究"、"归纳"等,在习题中循序渐进地编排了"拓广探索",每一章节编排了"数学活动"。教师教学时应认真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灵活、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花大力气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形成由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全员参与的教学结构,这样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而该怎样把握才会"事半功倍,活而不乱"呢?基于这一点,我想抛砖引玉,谈一点自己的掘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