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484篇
科学研究   73篇
体育   103篇
综合类   72篇
信息传播   6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国内外电子资源使用与绩效评估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系统地介绍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开展的电子资源及其服务绩效评估研究项目,制定的相关指南、标准。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772.
在中学英语课堂评分竞赛教学法实践的基础上,分析其理论依据和实践中的利弊,探讨其实际操作的可能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73.
学科交叉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薇吟 《科学学研究》2006,24(5):667-671
学科交叉方法对于学科交叉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根据学科交叉的实践经验,从科学学、哲学方法论的视角,对其进行开掘、提升,将其概括为观同察异、话语移植、互补共融、连锁辐射、辐集聚焦、横断综析、形上升华等七种方法,并进行了深入论析。  相似文献   
774.
由于赵匡胤出身低微而开宋基,自宋朝始,民间即广泛流传着关于他的故事,后来“飞龙”逐渐成为赵匡胤发迹变泰故事的代名词。宋元的相关笔记、小说,金、元、明的相关戏曲,以及明、清时期相关的小说、戏曲,脉络清晰地揭示了《飞龙全传》的成书过程。  相似文献   
775.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把人的精神生活分为意识、潜意识两个主要部分,那么<红与黑>中"红与黑"的含义从心理学角度也可以这样看:"红"代表意识;"黑"代表潜意识;<红与黑>中处处体现着人物内心的矛盾和紧张,整部作品充斥着"力",是红与黑的较量,是意识与潜意识的斗争.  相似文献   
776.
通过解析概念与数学概念的结构、类型,分析研究数学概念学习理论,结合数学概念形成过程和学生认知心理过程,提出教师先要认识概念的类型、结构,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过程,然后选用正确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主动形成概念域、概念网络,主动构建其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777.
自认是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而古老的制度,它孕育于辩论主义原则的基础之上。自认拥有约束当事人和法院以及免除另一方当事人举证责任的效力。但并非所有的自认都能产生法律意义上的效力,其受到一定的限制。自认的限制虽在我国的法律条文中有所涉及,但在实践过程或实务操作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民事诉讼中自认的限制问题需要进一步地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778.
中国古代文论的生产具有较强的文学经验依赖性,中国古代文论的存在已经场域化.在古代文论现代意义转化的语境下,古代文论的研究不能仅仅依靠阐释,应该引入传统工夫论的方法,保障古代文论参与当代文论建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79.
本文采用一种模拟算法对数据非随机缺失(NMAR)机制的检验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并用一个例子说明NMAR机制的检验问题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80.
For Malaysian adolescents, writing in English covers various forms and serves a range of purposes. Outside the formal school context, students engage in more personalized forms of writing. This paper examines one such form, namely, the writing of short messages, using a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of literacy as a social discursive practice that implicates identity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draws on a larger qualitative study which looked at school and personal writing by a class of Form 4 (Year 10) students in an urban school in Malaysia. Data were taken mainly from student interviews and students’ written products during six months of fieldwork. Findings from the study showed students’ informal writing involved new hybrid forms of English and included the use of a mixture of short forms, “Penang English” and Net English. This study has implications for the English literacy education of Malaysian high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ESL while immersed in a contemporary digital and Internet cul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