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5篇
教育   3319篇
科学研究   676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106篇
综合类   272篇
文化理论   42篇
信息传播   110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410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367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444篇
  2007年   412篇
  2006年   308篇
  2005年   318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256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师道》2007,(7):67-69
从2007年6月1日开始,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将要实施。新的保护法分为总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法律责任、附则7章,共72条,约8000字。对于保护法内的新法则,学生们议论纷纷,表现了极大的热情。  相似文献   
92.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扩大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弥补审判力量的不足,促进审判独立,保证司法公正。文章通过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立法沿革和作用进行分析,指出目前我国人民陪审制度尚存在一些不足,需从立法、制度建设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3.
本文针对督促程序中几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了:对于审查,应分两个阶段,且受理后的审查属于有限制的实质性审查;对于保证人是否可以成为被申请人,通过分析两种保证人的法律特征,指出一般保证人不能作为被申请人,而连带责任保证人可以作为被申请人.文章论述了财产保全在督促程序中可以适用的法律根据.对于支付令的生效,本文认为应区分其不同的效力,分别确定生效时间.  相似文献   
94.
程序公正与司法公信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司法程序公正至少包括司法的中立性、平等性、公开性、参与性、效率性、终局性等主要构成要素。程序公正要求司法程序的每一个环节运作都应具有合理性,只有做到程序公正,司法的公信力才能得到提升,因此,程序公正是司法公信力产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95.
保险合同中的除外条款既是合同自由的表现,又是保险之本质要求。但基于保险合同的附和性、保险专业性以及保险信息不对称的因素,有必要对保险合同中的除外条款予以控制,以达合同正义与保险业健康发展之功效。通过对除外条款予以司法、立法、行政上的控制,以实现对弱势的保险消费者予以特别保护。各国保险的先进理念及立法之实例,对我国目前保险立法的借鉴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6.
97.
不当得利制度作为债发生的原因的一项重要制度,对规范人们的利益行为、维护公平原则有重大意义。然而我国目前对不当得利制度的规定非常的单薄,因此有必要加强我国不当得利制度的理论和实务研究。本文试从比较我国不当得利制度与美国UNJUST ENRICHMENT的创设原理与司法实践中的相似与区别,分析我国不当得利制度。  相似文献   
98.
保护消费者人身、财产的安全,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经营者的基本任务和责任。消费者在经营场所受到第三人侵权时,经营者没有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且主观有过错,应当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这不仅体现了司法正义的理念,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
对打破公司僵局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僵局无论对公司还是对股东的利益都构成严重的损害,本文阐述了我国新《公司法》肯定法院司法解散权的理由与弊端,并对打破公司僵局提出了自己的立法与司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0.
视听资料在我国是一种独立的证据种类,它对于民事案件的审判具有其他证据无法替代的优越性,我国关于视听资料证据力的认定经历了一个比较长期的发展过程,但由于其本身又具有易于伪造和篡改的缺陷,使得私自录制的视听资料的证据能力难以判断,视听资料在司法实践中的采信规则亦难以把握。本文拟对此方面的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为我国今后的证据立法作一些理论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