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信息传播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电视栏目剧的创新发展令人瞩目.就理论研究来说,"电视内容产业"的视界确立是考察栏目剧发生、发展状况的逻辑起点.在描述与规范两个层面的展开中,本文考察和论述了栏目剧发生、发展的六个主要动因及其对栏目剧质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知识经济时代数字技术在影视艺术生产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双刃剑”特性,文章在“双重视域”的学理审视下分析了数字技术对影视剧艺术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主张回到影视剧艺术生产的文化语境,在审美情境中贯注生动的历史具体性,弘扬人文精神的审美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3.
"颁奖词"这一话语形式是一种比较新鲜的应用文体.我们拟以中央电视台已举办7年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为典型个案,来分析和探讨颁奖词的撰写要点与技巧.  相似文献   
4.
作为又一部好莱坞科幻片代表作,<阿凡达>映入我们眼帘的第一幕影像是潘多拉星球植物茂密的奇景和普罗米修斯号飞船的太空壮观.和纳美人遣返(更准确地说,是"驱逐")地球人的故事结局相呼应,及至作品整体的寓言式风格,像"潘多拉"、"普罗米修斯"之类的古希腊神话命名,其后蕴涵着符号表意的象征意义.我们不妨以此作为<阿凡达>影视类型学分析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中期,可以算作电视文艺发展过程中一个小小的分期线。在此之后,曾长期在电视文艺节目中居主体地位的艺术欣赏性综艺节目一度被游戏娱乐性的游艺节目所取代。现象之一就是综艺节目的观众大量流失,而游艺节目则掌声四起。然而,时至今日,专家、学者和行家们对游艺节目表示出不满,观众对此也失去了往日的热情。于是乎,电视文艺开始  相似文献   
6.
通过把对主导文化艺术形态的分析和对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中电影艺术、电视剧艺术获奖文本的分析结合起来,梳理了主导文化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关于艺术的几个主要方面的话语精神。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语境中,"类型化"生产是中国影视剧艺术生产的一个发展方向.然而,"类型"观念的混乱及对类型化生产机制的不自觉直接影响着影视剧的生产实践.为此,文章着重论述了影视剧"类型"研究的逻辑起点,辨析了影视剧"类型"观念三种范型,阐述了类型化生产的本质和机制.  相似文献   
8.
电视剧《小兵张嘎》是一部依据同名“红色经典”改编而成的电视连续剧。这种特殊的文化身份使得《嘎》剧和当前电视剧改编“红色经典”的现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嘎》剧审查和播出之前,国家广电总局曾连续向全国各有关单位发出了《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审查管理的通知》两个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人艾青对"土地"的深情抒写,在我看来,是类似咏叹中最质感、最淳朴透明、最扣人心弦的诗句.对人文知识分子来说,这种"朴素"和"深刻"就像澄明的雨水,洗尽了铅华,还原了本真,它赋予人们一种眼光--借助它,我们可以透视外在世界的喧嚣;借助它,我们可以拷问内心自我的真诚;借助它,我们的关切和理想可以穿越历史的时空,底气深厚、步武结实,不断走上坡路……  相似文献   
10.
从"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关系的辩证考量出发,文章指出,"家-国一体化"叙事是中国影视艺术的重要特点,并结合典型文本对其美学内涵和艺术特征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